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重要假定是()
第1题:
第2题:
汇率的稳定性是指()
第3题:
()是指博弈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来选择行动的决策主体,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第4题:
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具有以下性质()。
第5题:
()过分夸大了投机商的作用。
第6题:
实行()的优点是能够降低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政府货币当局便于管理。
第7题:
货币危机主要发生在实行()的国家。
第8题: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货币危机的发生有可能是预期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固定利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
浮动汇率制或带有浮动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
浮动利率制度
第11题:
财政赤字货币化与盯住汇率制度不相容
市场信心的变化
国内宏观经济状况恶化
政府放弃盯住汇率制
第12题: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市场均衡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
第13题:
第14题:
单一货币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是()
第15题:
货币危机主要发生在实行()的国家。
第16题:
货币危机主要是发生在固定汇率制下。
第17题:
"克鲁格曼--弗拉德--戈博模型",被称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其强调的危机成因是()
第18题: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防止货币危机的主要措施是()。
第19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诱因是()。
第20题:
政府扩张性的货币财政政策与固定汇率制的冲突
投资者与货币当局博弈后出现坏的均衡
政府的隐含担保导致的道德风险
一国基本因素的恶化如经常项目赤字、实际汇率升值、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较低的外汇储备等
第21题:
经济法主体的调制行为要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
经济法主体的调制行为没有社会目标
经济法主体的市场对策行为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经济法主体的市场对策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第22题:
浮动汇率制
法定汇率制
基本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第23题:
政府是主动的行为主体
为实现最大化目标函数,央行可权衡选择是否放弃汇率制
引进博弈
固定汇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