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需求重叠理论()。
第1题:
()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69。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林德需求重叠理论()
第6题:
按理(),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就应该尽力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第7题:
需求重叠理论解释了贸易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原因。
第8题:
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该理论是( )。
第9题:
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第10题:
有助于解释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广泛贸易
有力地支持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理论
认为制成品最初在母国生产,然后出口到与本国人均GNP相近的国家
解释了国家完全专业化生产并且在国内不生产任何进口
第11题:
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后发优势贸易理论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下列属于要素禀赋理论观点的是()。
第17题:
下列关于要素禀赋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8题:
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第19题:
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
第20题:
国际贸易理论中,能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或地区之间、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第21题: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第22题:
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后发优势贸易理论
第23题:
不同国家中某种要素的丰裕情况是相同的
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和要素比例决定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一国出口的是本国生产要素相对比较丰裕、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
一国进口的是本国生产要素相对比较稀缺、在生产中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
按绝对优势进行的国际化专业生产,能够发挥各国的绝对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24题: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