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题: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是由()决定的。
A、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B、比较差异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2题: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形态论证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3题:
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是由()决定的。
第4题: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第5题: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从价值增值和使用价值转换两个方面实现的。
第6题: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是()。
第7题:
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直接形成于()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使用价值的增值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基础是“互利一平等”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首要基础是“互利”
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应该科学地坚持和运用劳动价值论
第10题:
国际生产价格
国别价值
使用价值
货币价值
第11题:
使用价值的转换
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
国内外市场的价值差
国内外市场的使用价值差
第12题: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增值,另一方面表现为使用价值的转化
对外贸易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关乎国内外的生产流通
国际价值是指在国际市场上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世界平均水平的价值
对外贸易价格构成与国内价值完全无关
第13题:
对外贸易双方都可以通过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从而实现()
A、社会劳动的节约
B、使用价值的转换
C、实物形态的平衡
D、国内价值的增值
第14题:
科学地坚持和运用劳动价值论重在应用价值规律来认识对外贸易现实,这就要求我们()
第15题:
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国际商品的交换是按()来交换的。
第16题:
进出口商品结构会影响国内外价值差异的程度与方向,从而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第17题:
关于价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8题: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通过下列哪些来表现?()
第19题:
商品国际价值形成的基础是()。
第20题:
社会劳动的节约
使用价值的转换
事物形态的平衡
国内价值的增值
第21题:
价值转换
使用价值转换
价值增值
使用价值增值
出口增加
第22题: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基础上形成的
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定,而国际价值量则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单位所决定
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不同的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国际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商品国际的生产价格是国际商品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