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新《税收征管法》对偷税行为是如何规定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有关规定,对代开、虚开专用发票的一律按票面所列货物的适用税率全额补征税,并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按偷税给予处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以上案例具有违反《税收征管法》的哪些行为?

    A.具有违反税务管理的行为

    B.具有偷税行为

    C.具有违反纳税申报规定的行为

    D.具有逃避税务机关追缴欠税的行为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新《征管法》施行前颁布的税收法律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规定。

    • A、原税收法律
    • B、原《征管法》
    • C、本法
    • D、对国家有利的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与原《税收征管法》相比,新《税收征管法》对逃避追缴欠税处罚有何新规定?


    正确答案: 原《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不满一万元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并处以欠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款。而新《征管法》对逃避追缴欠税的规定有以下几点不同:
    1、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只要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等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所欠税款,就构成逃避追缴税;
    2、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的同时还要追缴滞纳金;
    3、在处罚上规定了下限,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缴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第5题:

    新《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日常税务管理的行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新《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日常税务管理的行为有以下几点:
    1、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2、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3、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4、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5、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
    6、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
    7、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
    8、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

  • 第6题:

    《税收征管法》中规定了对偷税处以偷税额0、5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适用规则,对偷税不再适用《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减轻处罚和免予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新《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偷税行为的处理与原规定相比有何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1、对偷税行为的认定上将原《税收征管法》中“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这一条件,定义为“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两个并列条件,方便了税务机关对偷税行为的认定。同时,在认定条件上增加了“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内容,与刑法相衔接。
    2、规定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除应追缴不缴少缴的税款外还应同时追缴不缴少缴税款的滞纳金。
    3、明确了偷税先由税务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对构成犯罪的再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取消了原《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只能对未构成犯罪的偷税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限制。
    4、对偷税行为增加了处罚下限,增大了对偷税的打击力度。

  • 第8题:

    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直接妨害税务机关税款征收的违法行为包括哪些,应如何处罚?


    正确答案: 1、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税务机关除追缴其不缴、少缴税款、滞纳金外,应并处不缴、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对扣缴义务人采取偷税手段不缴、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2、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不进行纳税申报。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4、逃避追缴欠税。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骗取出口退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6、抗税。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7、未按规定期限缴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8、未扣缴税款。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第9题:

    偷税行为既有发生在2001年4月30日之前的,也有发生在2001年5月1日之后的,应按新《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以所偷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的规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帐户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2、应当指定专人负责。
    3、凭税务检查证、税务检查通知书和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
    4、税务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5、税务机关查询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存款账户余额和资金往来情况。

  • 第11题:

    新《税收征管法》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新《税收征管法》对税务机关因违法行政应承担责任的内容作了增加或补充。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1、混库的责任(第76条)。各级国税局和地税局应按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将征收的税款缴入国库。税务机关违反规定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的,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2、犯罪行为不移交责任(第77条)。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违反税法涉嫌犯罪行为的,税务机关应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税务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税务稽查部门对税务违法案件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不能以罚代刑,否则要追究法律责任。
    3、扩大查封、扣押范围的责任(第79条)。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不得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违反的,应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在实施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当非常慎重。
    4、勾结、唆使或协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偷税、妨碍追缴欠税和骗取出口退税责任(第80条)。税务人员勾结、唆使或者协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偷税、妨碍追缴欠税和骗取出口退税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受贿和索贿责任(第81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6、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责任(第82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7、滥用职权、故意刁难责任(第82条)。对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的,调离税收工作岗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8、打击报复责任(第82条)。税务人员对控告、检举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检举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违法征收农业税的责任(第82条)。税务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故意高估或者低估农业税计税产量,致使多征或者少征税款,侵犯农民合法权益或损害国家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0、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摊派税款责任(第83条)。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因此,今后,我们在税款征收时处理要谨慎,不能随便越权同意缓缴税款、也不得提前征收税款。这样规定,是为确保贯彻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
    11、擅自作出开征、停征或减、免、退、补税的责任(第84条)。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未实施回避责任(第85条)。税务人员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未按规定进行回避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3、未保密责任(第87条)。未按照本法规定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检举人保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这充分体现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税收征管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业税的征收适用《税收征管法》

    B

    我国同外国签定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的法律效力高于《税收征管法》

    C

    实行新征管法后,原征管法废止

    D

    国务院根据宪法,制定《税收征管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由税务机关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的税务违法行为包括( )。

    A.偷税

    B.不进行纳税申报

    C.逃税

    D.欠税


    正确答案:ACD

  • 第14题:

    新《税收征管法》在办理税务登记方面有何新的规定?


    正确答案: 1、增加了对税务机关审核和发放税务登记证件的时间规定,即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以法律条款对税务机关审核发证在时间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增加了工商部门应当定期向税务部门通报注册登记、发照情况的法律规定。
    3、增加了对从事生产经营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规定,具体的范围、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4、增加了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必须通过税务机关与银行的双向监控的规定。一是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将其所有账号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二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办理的生产、经营纳税人的帐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帐号;三是税务机关在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帐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这样,税务机关就能凭借税务登记证件号码掌握大部分纳税人银行开户情况,达到控制税源、追缴税款的目的;提高了税务登记的法律地位,同时,通过税务机关与银行的双向监控,为今后税源管理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 第15题:

    新《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新《税收征管法》第31条第2款规定,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 第16题:

    新《税收征管法》中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务检查时有哪些检查权?


    正确答案: 税务机关实施税务检查有以下职权:
    1、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2、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它财产;
    3、责成纳税人提供与纳税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4、询问纳税人与纳税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5、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
    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它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6、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税收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 第17题:

    新《税收征管法》对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协助税收征管中的哪些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 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第73条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违法行为包括:
    1、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帐户,造成税款流失的;
    2、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造成税款流失的;
    3、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
    对于上述行为,由税务机关对该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处10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 第18题:

    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定期予以()。


    正确答案:公告

  • 第19题:

    新《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新《税收征管法》是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法律,其适用范围规定如下:
    1、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2、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3、新《税收征管法》施行前颁布的税收法律与其有不同的,适用本法的规定。
    4、耕地占用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征收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5、关税及海关代征税收的征收管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 第20题: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执行物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的执行物的范围包括:
    1、存款;
    2、商品、货物;
    3、除商品、货物外的其他财产,包括纳税人的房地产、现金、有价证券等动产和不动产;
    4、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属于征管法所称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5、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 第21题:

    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纳税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造成偷税以及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分别应予以什么处罚措施?


    正确答案: 1、纳税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构成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纳税人用偷税手段编造虚假的计税依据,未造成偷税后果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 第22题: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应该对纳税人退还多缴税款利息的范围、标准、处理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退还多缴税款利息的范围是:
    (1)《税收征管法》第51条规定,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2)《实施细则》第78条规定第2款规定:“《税收征管法》第51条规定的应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多缴税款退税,不包括依法预缴税款形成的结算退税、出口退税和各种减免退税。”
    2、《实施细则》第78条第3款规定:“退税利息,按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手续当天人民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3、《实施细则》第79条规定:“当纳税人既有应退税款又有欠缴税款时,税务机关可以将应退税款和利息先抵扣欠缴税款;抵扣后有余额的,退还纳税人。”

  • 第23题:

    问答题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1)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2)应当指定专人负责。
    (3)凭税务检查证、税务检查通知书和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
    (4)税务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5)税务机关查询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存款账户余额和资金往来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