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尚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因恐惧惩罚而服从规范。
第1题:
教师在班内建立起一种明辨是非的气氛,使那些经常犯错的儿童感受到犯错后班上儿童对他在态度和情感上的疏远,这种惩罚属于( )
A.自然后果的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体罚
D.生理性惩罚
B.剥夺性惩罚
第2题:
服从团体规范,遵从法律权威,判断是非时,初具法制观念。在此阶段逐步演变为对所处社会各项法律的遵从。此为:()
A.道德成规前期
B.道德循规期
C.道德自律期
第3题:
儿童尚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因恐惧惩罚而服从规范。此为:
A道德成规前期
B道德循规期
C道德自律期
D道德他律期
第4题: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因此,道德是( ):①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而丰富的系统;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等观念;③社会衡量一个人行为对错、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的价值标准;④一种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精神支柱、内在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5题:
第6题:
《春秋》是要辨是非,讲明善恶是非的道理。
第7题: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在判断是非善恶时不仅要与既存的道德标准一致,而且要和普通的道德原则、自己的良心保持一致的个体处于()
第8题:
道德意识是指以“是非善恶”规范与约束内心与行动。
第9题:
服从团体规范,遵从法律权威,判断是非时,初具法制观念。在此阶段逐步演变为对所处社会各项法律的遵从。此为()。
第10题: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在判断是非善恶时,认为只有兼顾他人权力与福利的行为才是道德的个体处于()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_______ 。
第14题:
教师在班内建立起一种明辨是非的气氛,使那些经常犯错的儿童感受到犯错后班上儿童对他在态度和情感上的疏远,这种惩罚属于( )。
A.自然后果的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体罚
D.生理性惩罚
第15题:
A、抑郁
B、生理缺陷
C、缺乏安全感
D、过度惩罚
第16题:
第17题:
是非善恶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要想辨别是非善恶是不可能的。
第18题:
新闻道德是法律范围内的善恶是非规范。
第19题: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道德自律期道德表现的是()。
第20题:
善恶观念
第21题:
作为一种认识活动,__________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
第22题:
道德意识是指是非善恶规范与约束内心与行动。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