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区域垂直分工
是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第2题:
简述区域分工的特征。
(1)区域分工的目的是各区域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2)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专业化生产;
(3)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
(4)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
第3题:
区域间水平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特点的关系。
在区域系统——区域之间水平分工的机制作用下,某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往往形成了以某些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为主的产业结构,表现为某些产业占有相对较多的产值和相对较多的就业人员。
第4题:
第5题:
区域分工的基本类型?
第6题:
一般来说,制造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旅游业的区域分工不明显。
第7题:
按照参加分工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国际分工可以分为()
第8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一种高级状态,也是使区域分工与合作更为()的基本要求。
第9题:
按人员分工
按区域分工
按产品分工
按顾客分工
第10题:
第11题:
科学
合理
稳定
第12题:
第13题:
区域水平分工
是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第14题:
简述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客观基础。
(1)自然与历史基础的区域差异
(2)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3)生产力扩张和规模经济跨区域发展的要求
(4)减少地区冲突的要求
(5)技术创新趋于高级化、综合化的要求
第15题:
区域间垂直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功能的关系。
在区域系统——区域之间垂直分工的机制作用下,发展经济学提出的“核心-外缘地”理论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这就是:发达地区——具有“核心地”地位的区域总是形成了相对高级的产业结构和总是在相对高层次上演进它的产业结构,并且不断向外转移相对低级的产业;而处在“外缘地”地位上的区域总是以相对较低级的产业结构为核心地区域提供初级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核心地区域的产业转移中跟随着它们演进自己的产业结构。
第16题:
区域经济分工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区际经济关系合理化的途径是完善区域分工与合作。
第17题:
区域分工
第18题:
市场开放程度不影响区域分工。
第19题:
推销人员工作分工的组织形式中,( )比较适合于产品单一、市场类似性高的企业。
第20题:
关于区域分工的特征,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