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协议》规定以1986年至1988年的平均关税水平为减让基础,从1995年度开始实施,发达国家的实施期为6年,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期为10年,发达国家关税削减36%,发展中国家削减24%,最不发达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

题目

《农业协议》规定以1986年至1988年的平均关税水平为减让基础,从1995年度开始实施,发达国家的实施期为6年,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期为10年,发达国家关税削减36%,发展中国家削减24%,最不发达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


相似考题
更多“《农业协议》规定以1986年至1988年的平均关税水平为减让基础,从1995年度开始实施,发达国家的实施期为6年,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期为10年,发达国家关税削减36%,发展中国家削减24%,最不发达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相关问题
  • 第1题:

    多哈回合希望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关税大幅削减达成目标,但最不发达国家除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WTO农产品贸易规则规定,发展中国家成员国一般有()年过渡期实施它们的削减关税和补贴计划。

    • A、3
    • B、5
    • C、10
    • D、15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为何发达国家关税减让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正确答案: 发达国家产品竞争力比较强,所以希望别的国家取消关税,以便更进一步地扩大出口;
    发展中国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考虑,需要借助关税杠杆,阻止别国产品对本国产业造成冲击。

  • 第4题:

    在农产品关税削减上,发达国家在6年内必须使关税降低36%,发展中国家则在10年内使关税减低24%,这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

    • A、贸易自由化原则
    • B、非歧视原则
    • C、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 D、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单方面做出的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关税减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发达国家必须在6年内削减补贴总量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在10年内削减()

    • A、20%,13.3%
    • B、13.3%,13.3%
    • C、20%,20%
    • D、13.3%,20%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农业协议》的关税减让承诺中对每一单项产品的减让幅度,发达国家成员至少削减(),发展中成员相对来说较低,通常削减()。


    正确答案:15%;10%

  • 第8题:

    单选题
    在农产品关税削减上,发达国家在6年内必须使关税降低36%,发展中国家则在10年内使关税减低24%,这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
    A

    贸易自由化原则

    B

    非歧视原则

    C

    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D

    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后,发达国家承诺,对工业品的关税削减幅度达()。
    A

    24%

    B

    32%

    C

    37%

    D

    4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从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成员在6年内,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年内分年度削减农产品关税。

    正确答案: 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确的是()。
    A

    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B

    发达国家承担具体削减义务

    C

    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

    D

    发展中国家不得出卖碳排放指标

    E

    公约将国分为两种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F

    公约参加国有189个,有4个国家以观察员身份出席

    G

    不允许碳交易


    正确答案: B,G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农业协议》规定以1986年至1988年的平均关税水平为减让基础,从1995年度开始实施,发达国家的实施期为6年,发展中国家的实施期为10年,发达国家关税削减36%,发展中国家削减24%,最不发达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各国防止气候变化的义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约和议定书把参加国分为三类、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B、工业化国家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指标
    C、发达国家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且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D、“排放权交易”、“集团方式”都是议定书允许采取的减排方式

    答案:A,D
    解析:
    国家的管辖权是国家对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它以国家主权为根据,又是国家主权的最直接体现。一般将国家实践中的管辖权分为如下类型:(1)属地管辖权,又称属地优越权,是指国家对于其领土及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利,除非国际法另有规定。(2)属人管辖权,又称国籍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具有其国籍的人,具有管辖的权利,无论他们是在其领土范围内还是领土范围外。且属人管辖权的对象在不同程度上还包括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以及船舶、航空器或航天器等特定物。属人管辖权分为主动属人管辖与被动属人管辖两类,前者指由加害行为实施者的国籍国进行管辖,后者指由加害行为受害者的国籍国进行管辖。故选项A、B正确。(3)保护性管辖,指国家对于在其领土外从事严重侵害该国或其公民重大利益行为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权利。(4)普遍性管辖,指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危害国际安全与和平及全人类利益的某些国际犯罪行为,不论行为人国籍及行为发生地,各国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利。目前,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等已被公认为国家普遍管辖权的对象。杰克多次在公海上从事海盗活动,属各国普遍管辖权的对象,因此选项C正确。一般情况下,任何一国的警察不能到国外行使职权,否则即为侵犯他国主权,故D项错误。


    国家主权豁免相关规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实践中,国家主权主要表现在司法豁免方面,可以概括为管辖豁免、诉讼程序豁免、执行豁免三层。国家豁免权可以通过明示和默示的方式自愿放弃。明示的方式主要是指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通过条约、合同、其他正式文件或声明等明白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放弃豁免。默示方式通常是指国家通过在外国法院的与特定诉讼直接有关的积极行为表示放弃豁免而接受外国法院的管辖,包括作为原告起诉、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作为利害关系人介入诉讼等。放弃一项豁免或一个特定诉讼的豁免不意味着放弃另一项豁免。国家在外国领土内从事商业活动本身不意味着对豁免的放弃,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管辖作出回应,出庭阐述立场,或要求外国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都不构成对豁免的默示放弃。A、B选项正确。


    经社理事会给予非政府组织的咨商地位只有前三种,并没有规定登记咨商地位。


    保护性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在其领土范围以外从事严重侵害该国或其公民重大利益行为的外国人选行管辖的权利。从国际实践看,这种管辖权的行使一般基于两个条件:(1)外国人在领土外的行为所侵害的是该国或其公民的重大利益,构成该国刑法规定之罪行或规定应处一定刑罚以上的罪行;(2)该行为根据行为地的法律同样构成应处刑罚的罪行(双重归罪原则)。保护性管辖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上述行为人进入该受害国境内被依法拘捕和管辖;其二是通过国家间对行为人的引渡实现受害国的管辖权。


    纽伦堡审判及东京审判对于从事严重违反国际法的国际罪行的国家,在承担国家责任的同时,也追究其领导人的责任,即双罚原则。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各国应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未来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


    公约和议定书把参加国分为三类:(1)工业化国家,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故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议定书规定可以采取四种减排方式:(1)两个发达国家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3)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绿色技术,折抵温室气体排放量;(4)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将欧盟国家视为一个整体,只需集团总体上完成减排量即可。故选项D正确。


    关于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与实践,一般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在国际层面,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因此,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逃避承担的国际义务。在国内层面,国内法可以排除国际法的适用,但国家要对此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对于三权分立的国家,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做出的行为均属于国家行为。由此可见,甲国立法机构不是绝对无权通过与条约不一致的立法,只是甲国的这种做法将会对此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如果甲国政府做出违背条约的国内立法,应当承担国际法上的责任。综上所述,C项为正确选项。


    国家不当行为,是指国家违背其国际法义务的行为,该行为必须具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国际法律责任才能成立。主观要件,是指引起国家责任的行为根据国际法必须能够归因于国家从而构成国家行为;客观要件,是指违背国际义务。即一国行为不符合对其有效的国际义务的要求。按照所违背的国际义务的性质,国家不当行为可分为一般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罪行两类。A项所说情况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的情况,不构成国家不当行为。

  • 第14题:

    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确的是()。

    • A、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 B、发达国家承担具体削减义务
    • C、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
    • D、发展中国家不得出卖碳排放指标
    • E、公约将国分为两种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 F、公约参加国有189个,有4个国家以观察员身份出席
    • G、不允许碳交易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后,发达国家承诺,对工业品的关税削减幅度达()。

    • A、24%
    • B、32%
    • C、37%
    • D、40%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非歧视、非互惠关税为()关税。

    • A、正常
    • B、优惠
    • C、约束
    • D、普惠制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从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成员在6年内,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年内分年度削减农产品关税。


    正确答案:10

  • 第18题:

    ()是指每一成员通过谈判达成的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的承诺载人减让表中,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各成员不得随意实施超过减让表水平的关税率或增加其他税费。


    正确答案:关税约束

  • 第19题:

    问答题
    为何发达国家关税减让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正确答案: 发达国家产品竞争力比较强,所以希望别的国家取消关税,以便更进一步地扩大出口;
    发展中国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考虑,需要借助关税杠杆,阻止别国产品对本国产业造成冲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非歧视、非互惠关税为()关税。
    A

    正常

    B

    优惠

    C

    约束

    D

    普惠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发达国家必须在6年内削减补贴总量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在10年内削减()
    A

    20%,13.3%

    B

    13.3%,13.3%

    C

    20%,20%

    D

    13.3%,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农业协议》的关税减让承诺中对每一单项产品的减让幅度,发达国家成员至少削减(),发展中成员相对来说较低,通常削减()。

    正确答案: 15%,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是指每一成员通过谈判达成的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的承诺载人减让表中,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各成员不得随意实施超过减让表水平的关税率或增加其他税费。

    正确答案: 关税约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