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霍桑实验中的一部分是以企业中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研究。
2)这一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实验室研究阶段、访谈研究阶段和观察研究阶段。
3)说明企业组织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个人与团体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激发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工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感受到他们的团体在工厂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这一研究说明了非正式组织在经济企业中的重要性。
更多“简述霍桑实验。”相关问题
  • 第1题:

    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


    正确答案:照明实验;态度调查

  • 第2题:

    著名的霍桑实验是在德国主持实验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简述霍桑实验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1)霍桑实验是指在1927年至1932年间,以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梅奥等人经过五年研究,得出结论:职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主要决定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决定于职工与管理人员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是否有融洽的关系;而物理环境(如照明等)、物质刺激只有次要意义。(2)霍桑实验的意义在于,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第4题:

    现代意义上的评估出现在美国()。

    • A、20世纪初的霍桑实验
    • B、20世纪30年代的霍桑实验
    • C、20世纪50年代的霍桑实验
    • D、20世纪60年代的霍桑实验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霍桑实验属于()。


    正确答案:现场实验

  • 第6题:

    以下关于霍桑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著名教授霍桑做的一次实验
    • B、美国著名教授在霍桑实验室做的一次实验
    • C、美国著名教授在霍桑工厂做的一次实验
    • D、美国著名教授在霍桑镇做的一次实验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霍桑实验


    正确答案: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 第8题:

    霍桑实验是什么?


    正确答案: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霍桑实验的主要研究发现。

    正确答案:
    霍桑实验的主要发现如下:
    (1)经济激励并非唯一的激励动因,非经济的社会因素也是激励动因。
    (2)工人是以非正式团体成员的身份,而不是以个人的身份对待管理的。
    (3)与个人的生理机能相比,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准则对生产的影响更大。
    (4)专业化不一定导致最有效的生产组织。
    (5)工人们常常利用非正式组织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以免受专断管理之害。
    (6)非正式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7)较小的控制幅度不是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8)非正式的领导常常与正式的管理人员同等重要。
    (9)人不是机器中被动的齿轮,而是能动的生物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霍桑实验说明了什么?试对霍桑实验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霍桑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说来霍桑实验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我们认为霍桑实验有其缺陷:
    (1)霍桑实验中梅奥等人对实验的理论假设不全面、不完整,在实验方法上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
    (2)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解释没有科学的公正感,在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
    (3)从政治立场上看,霍桑实验的设计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
    但是,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这是无可置疑的。尤其是对人际交往活动的积极性的研究,可以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奠基石。从客观效果上看,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对促生产力的发展也有所裨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著名的霍桑实验是由教育家霍桑主持实验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霍桑实验的步骤。

    正确答案: (1)1924-1927年进行的工作物理环境实验。
    (2)1927-1932年进行的职工福利措施实验。
    (3)1928—1930年进行的态度和意见调查。
    (4)1930-1932年进行的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霍桑实验说明了什么?试对霍桑实验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 霍桑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说来霍桑实验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我们认为霍桑实验有其缺陷:
    (1)霍桑实验中梅奥等人对实验的理论假设不全面、不完整,在实验方法上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
    (2)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解释没有科学的公正感,在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
    (3)从政治立场上看,霍桑实验的设计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
    但是,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这是无可置疑的。尤其是对人际交往活动的积极性的研究,可以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奠基石。从客观效果上看,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对促生产力的发展也有所裨益。

  • 第14题:

    著名的霍桑实验是由教育家霍桑主持实验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霍桑实验与霍桑效应


    正确答案: 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在将近8年的时间内,前后共进行过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进行的;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年,由梅奥主持进行。整个实验前后经过了四个阶段。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霍桑效应是指人类被试参加实验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

  • 第16题:

    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梅奥的霍桑实验的比较?


    正确答案: 两人分别代表了解决工业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
    (1)两人在目标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两人都看到了工人和管理当局之间的冲突,并把更多的责任归于管理当局;两人都追求工人与管理当局的和谐或利益相关,泰罗是通过一种精神革命,而梅奥是通过人群协作。
    (2)两人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却大不相同。
    第一,泰罗所注意的中心是个别工人,而梅奥主义者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作为团体成员的工人身上。
    第二,泰罗对人际关系不大注意,而梅奥则很关心。
    第三,泰罗认为物质工作环境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梅奥则认为社会环境才是主要的。

  • 第17题:

    以下关于“梅奥”和“霍桑实验”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 A、梅奥在霍桑领导下进行了实验
    • B、梅奥在一个叫霍桑的工厂主持了实验
    • C、梅奥与霍桑一起主持了实验
    • D、梅奥在一个叫霍桑的城市主持了实验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简述霍桑实验的结论。


    正确答案:1)职工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4)存在霍桑效应(对新环境的好奇与兴趣)

  • 第19题:

    简述霍桑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和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霍桑试验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促进了管理对人的因素的关注,管理人员开始主动寻求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和激励士气,使得人际关系研究成为研究管理的一种普遍的方法,并掀起了一场人际关系运动。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霍桑实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正确答案: 霍桑实验的结论是:群体的社会准则或标准是决定工人个人行为的关键要素.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如何发挥功能和获取目标方面对人的因素的新的重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

    正确答案: 照明实验,态度调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霍桑实验与霍桑效应

    正确答案: 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在将近8年的时间内,前后共进行过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进行的;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年,由梅奥主持进行。整个实验前后经过了四个阶段。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霍桑效应是指人类被试参加实验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与梅奥的霍桑实验的比较?

    正确答案: 两人分别代表了解决工业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
    (1)两人在目标方面的高度相似性。两人都看到了工人和管理当局之间的冲突,并把更多的责任归于管理当局;两人都追求工人与管理当局的和谐或利益相关,泰罗是通过一种精神革命,而梅奥是通过人群协作。
    (2)两人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却大不相同。
    第一,泰罗所注意的中心是个别工人,而梅奥主义者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作为团体成员的工人身上。
    第二,泰罗对人际关系不大注意,而梅奥则很关心。
    第三,泰罗认为物质工作环境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梅奥则认为社会环境才是主要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