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同年9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每人约53000元。2003年9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04年3月3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32000元。辞职之后,王晶于2004年3月15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应该由谁来承担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的经济损失?

题目

2002年3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同年9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每人约53000元。2003年9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04年3月3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32000元。辞职之后,王晶于2004年3月15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应该由谁来承担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的经济损失?


相似考题

2.刘某在A公司工作已3年。表现优秀。该公司与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同时,送刘某去参加一年的脱产学习弱电技术。刘某与A公司就学习一事签订了培训协议:一刘某学习的费用由A公司支付,学习期间工资照发。学习回公司后,至少要再为A公司服役八年尚可调换工作。刘某学成后回A公司工作至劳动合同期满,提前一个月,刘某提出辞职申请。一个月后,刘某到B公司工作并与B公司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请问培训协议对刘某有没有约束力?依据是什么?刘某是否需要赔偿 A公司的经济损失?B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恰当?为什么?(1)有约束力。培训协议内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就技术培训事宜达成的专项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约束力。(2)应予赔偿。劳动部[1995]223号《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补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①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②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③给生产经营、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④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费用。这里的培训费用是指单位有支付凭证的、与培训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包括培训期间的车旅费、住宿费、培训课程费及其他相关费用。(3)不恰当,根据刘某与公司的合同约定,刘某的劳动合同尚未解除,B公司不得聘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否则,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法》第99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由王晶和某计算机开发中心。
更多“2002年3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同年9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每人约53000元。2003年9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04年3月3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32000元。辞职之后,王晶于2004年3月15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应该由谁来承担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的经济损失?”相关问题
  • 第1题:

    刘某在A公司工作已3年。表现优秀。该公司与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同时,送刘某去参加一年的脱产学习弱电技术。刘某与A公司就学习一事签订了培训协议:一刘某学习的费用由A公司支付,学习期间工资照发。学习回公司后,至少要再为A公司服役八年尚可调换工作。刘某学成后回A公司工作至劳动合同期满,提前一个月,刘某提出辞职申请。一个月后,刘某到B公司工作并与B公司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请问培训协议对刘某有没有约束力?


    正确答案: 有约束力。培训协议内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就技术培训事宜达成的专项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约束力。

  • 第2题:

    2003年,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之后,李某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完毕后李某向公司领导汇报了培训情况,并要求单位报销这笔培训费用。公司领导最终为其报销了这笔培训费用。1年后李某辞职,公司要求李某返还已经报销的培训费用。双方产生争议,公司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李某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训是否是公司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为什么?


    正确答案:李某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训属于公司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因为法律上仅规定了专业技术培训由用人单位提供,但并没有要求事前还是事后,因此公司的报销行为可以视为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技术培训。

  • 第3题:

    凌某2003年10月应聘进入公司,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6个月的试用期。2003年12月,公司派凌云去日本接受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并与凌某签订一份《培训协议》。协议约定凌某在培训结束后,须为企业服务5年;如在服务期内辞职,须赔偿培训费用5万元。2004年2月,凌某完成培训回到公司,很快提出辞职。公司要求凌某按《培训协议》赔偿公司的培训费,但被拒绝。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庭提出赔偿培训费的诉求,却没有获得支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公司的诉求吗?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不支持,因为凌某是在试用期期间要求辞职的。。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另外,服务期是劳动者因接受用人单位给予的特殊待遇而承诺必须为用人单位服务的期限。但是当两者重合时,应优先适用试用期的规定。因为在试用期间,劳动者享有对合同的任意解除权,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特权,用人单位无权以合同、协议等形式加以限制。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出资对员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员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 第4题:

    刘某在A公司工作已3年。表现优秀。该公司与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同时,送刘某去参加一年的脱产学习弱电技术。刘某与A公司就学习一事签订了培训协议:一刘某学习的费用由A公司支付,学习期间工资照发。学习回公司后,至少要再为A公司服役八年尚可调换工作。刘某学成后回A公司工作至劳动合同期满,提前一个月,刘某提出辞职申请。一个月后,刘某到B公司工作并与B公司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应予赔偿。
    劳动部[1995]223号《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补偿办法》第4条规定: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
    ①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②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
    ③给生产经营、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④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费用。这里的培训费用是指单位有支付凭证的、与培训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包括培训期间的车旅费、住宿费、培训课程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 第5题:

    2002年3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同年9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每人约53000元。2003年9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04年3月3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32000元。辞职之后,王晶于2004年3月15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应该由谁来承担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的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由王晶和某计算机开发中心。

  • 第6题:

    2003年,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之后,李某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完毕后李某向公司领导汇报了培训情况,并要求单位报销这笔培训费用。公司领导最终为其报销了这笔培训费用。1年后李某辞职,公司要求李某返还已经报销的培训费用。双方产生争议,公司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如果李某辞职,已经报销的培训费用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如果李某辞职,应当返还部分而不是全部培训费用。已经履行的服务期对应的培训费用部分,可以不用返还。

  • 第7题:

    当代电影《青蛇》的导演是()

    • A、王晶
    • B、陈可辛
    • C、张艺谋
    • D、徐克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张某于2006年毕业后分配到某电器公司从事科研工作,张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2006年7月起至2009年7月止。 2008年该公司出资派其到国外学习,培训费用为129675.5元,双方签订培训协议约定公司出资培训过的技术人员在学成回国后,为公司继续服务年限不得少于3年。2009年5月回国后,张某提出辞职申请,未被公司批准。 2009年8月后,张某离开电器公司到A公司任职,从事技术服务工作。张离开电器公司后,其所负责的YPC200F6产品生产量、产值、销售利润与往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台、45万元、13.5万元。 2010年11月,该公司以张某违反劳动合同,到当地有关部门申请仲裁,要求张某及另一公司共同赔偿本公司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培训费、技术引进费、科研投入费等330万元。 该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为什么?


    正确答案:这个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为双方是对培训协议约定的服务期履行发生争议,服务期的约定也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内容,因此该争议属于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

  • 第9题:

    问答题
    2003年,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之后,李某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完毕后李某向公司领导汇报了培训情况,并要求单位报销这笔培训费用。公司领导最终为其报销了这笔培训费用。1年后李某辞职,公司要求李某返还已经报销的培训费用。双方产生争议,公司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如果李某辞职,已经报销的培训费用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如果李某辞职,应当返还部分而不是全部培训费用。已经履行的服务期对应的培训费用部分,可以不用返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凌某2003年10月应聘进入公司,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6个月的试用期。2003年12月,公司派凌云去日本接受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并与凌某签订一份《培训协议》。协议约定凌某在培训结束后,须为企业服务5年;如在服务期内辞职,须赔偿培训费用5万元。2004年2月,凌某完成培训回到公司,很快提出辞职。公司要求凌某按《培训协议》赔偿公司的培训费,但被拒绝。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庭提出赔偿培训费的诉求,却没有获得支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公司的诉求吗?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不支持,因为凌某是在试用期期间要求辞职的。。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另外,服务期是劳动者因接受用人单位给予的特殊待遇而承诺必须为用人单位服务的期限。但是当两者重合时,应优先适用试用期的规定。因为在试用期间,劳动者享有对合同的任意解除权,这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特权,用人单位无权以合同、协议等形式加以限制。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出资对员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员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刘某在A公司工作已3年。表现优秀。该公司与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同时,送刘某去参加一年的脱产学习弱电技术。刘某与A公司就学习一事签订了培训协议:一刘某学习的费用由A公司支付,学习期间工资照发。学习回公司后,至少要再为A公司服役八年尚可调换工作。刘某学成后回A公司工作至劳动合同期满,提前一个月,刘某提出辞职申请。一个月后,刘某到B公司工作并与B公司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请问培训协议对刘某有没有约束力?

    正确答案: 有约束力。培训协议内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就技术培训事宜达成的专项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王某于2006年10月9日与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因电脑公司拖欠王某2007年9月、10月两个月的工资,2007年11月15日,王某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补发两个月工资,给付经济补偿金;确认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无效。对于王某的仲裁申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王某可解除劳动合同

    B

    公司应补发王某两个月工资

    C

    公司应支付王某经济补偿金

    D

    公司不应支付王某经济补偿金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小李与某软件开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为5年。合同履行满2年,该公司派小李出国培训1年,为其支付培训费用10万元,双方协议小李回国后必须为公司服务5年。小李回国工作后2年,劳动合同期满但服务期未满。此时,小李认为劳动合同已到期,不来上班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公司多次通知小李上班,小李仍然不来。2个月后,公司以小李旷工违反公司劳动纪律为由,解除了与小李的劳动合同。对此,小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小李的仲裁要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正确答案:小李的仲裁要求不能得到支持。这是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用人单位依照该法36条、40条、41条第1款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才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本案中,小李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没有终止,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是小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因此,公司不应向小李支付经济补偿。

  • 第14题:

    2003年,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之后,李某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完毕后李某向公司领导汇报了培训情况,并要求单位报销这笔培训费用。公司领导最终为其报销了这笔培训费用。1年后李某辞职,公司要求李某返还已经报销的培训费用。双方产生争议,公司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李某返还培训费用?为什么?


    正确答案:公司有权要求李某返还相应的培训费用。因为根据相关劳动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的,可以设定服务期。服务期未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返还相应的培训费用。

  • 第15题:

    刘某在A公司工作已3年。表现优秀。该公司与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同时,送刘某去参加一年的脱产学习弱电技术。刘某与A公司就学习一事签订了培训协议:一刘某学习的费用由A公司支付,学习期间工资照发。学习回公司后,至少要再为A公司服役八年尚可调换工作。刘某学成后回A公司工作至劳动合同期满,提前一个月,刘某提出辞职申请。一个月后,刘某到B公司工作并与B公司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刘某是否需要赔偿A公司的经济损失?B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恰当?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恰当,根据刘某与公司的合同约定,刘某的劳动合同尚未解除,B公司不得聘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否则,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法》第99条)。

  • 第16题:

    《乐府诗集》由()所编。

    • A、刘向
    • B、郭茂倩
    • C、辛弃疾
    • D、王晶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2002年3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同年9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每人约53000元。2003年9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04年3月3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32000元。辞职之后,王晶于2004年3月15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王晶的做法是否合法?


    正确答案:王晶的做法不合法。

  • 第18题:

    凌某2003年10月应聘进入公司,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6个月的试用期。2003年12月,公司派凌云去日本接受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并与凌某签订一份《培训协议》。协议约定凌某在培训结束后,须为企业服务5年;如在服务期内辞职,须赔偿培训费用5万元。2004年2月,凌某完成培训回到公司,很快提出辞职。公司要求凌某按《培训协议》赔偿公司的培训费,但被拒绝。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庭提出赔偿培训费的诉求,却没有获得支持。 公司要想降低类似的培训风险,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公司在安排凌某培训时应该先缩短他的试用期,让他提前转正,再派往国外参加培训。

  • 第19题:

    张某于2006年毕业后分配到某电器公司从事科研工作,张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自2006年7月起至2009年7月止。 2008年该公司出资派其到国外学习,培训费用为129675.5元,双方签订培训协议约定公司出资培训过的技术人员在学成回国后,为公司继续服务年限不得少于3年。2009年5月回国后,张某提出辞职申请,未被公司批准。 2009年8月后,张某离开电器公司到A公司任职,从事技术服务工作。张离开电器公司后,其所负责的YPC200F6产品生产量、产值、销售利润与往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台、45万元、13.5万元。 2010年11月,该公司以张某违反劳动合同,到当地有关部门申请仲裁,要求张某及另一公司共同赔偿本公司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培训费、技术引进费、科研投入费等330万元。 用人单位是否有胜诉权?为什么?


    正确答案:用人单位没有胜诉权。因为自劳动争议发生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提出仲裁请求,电器公司丧失胜诉权。

  • 第20题:

    问答题
    2003年,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之后,李某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完毕后李某向公司领导汇报了培训情况,并要求单位报销这笔培训费用。公司领导最终为其报销了这笔培训费用。1年后李某辞职,公司要求李某返还已经报销的培训费用。双方产生争议,公司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李某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训是否是公司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为什么?

    正确答案: 李某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训属于公司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因为法律上仅规定了专业技术培训由用人单位提供,但并没有要求事前还是事后,因此公司的报销行为可以视为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技术培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2003年,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之后,李某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完毕后李某向公司领导汇报了培训情况,并要求单位报销这笔培训费用。公司领导最终为其报销了这笔培训费用。1年后李某辞职,公司要求李某返还已经报销的培训费用。双方产生争议,公司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公司是否有权要求李某返还培训费用?为什么?

    正确答案: 公司有权要求李某返还相应的培训费用。因为根据相关劳动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的,可以设定服务期。服务期未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返还相应的培训费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凌某2003年10月应聘进入公司,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并约定6个月的试用期。2003年12月,公司派凌云去日本接受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并与凌某签订一份《培训协议》。协议约定凌某在培训结束后,须为企业服务5年;如在服务期内辞职,须赔偿培训费用5万元。2004年2月,凌某完成培训回到公司,很快提出辞职。公司要求凌某按《培训协议》赔偿公司的培训费,但被拒绝。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庭提出赔偿培训费的诉求,却没有获得支持。 公司要想降低类似的培训风险,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公司在安排凌某培训时应该先缩短他的试用期,让他提前转正,再派往国外参加培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王某于2006年10月9日与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因电脑公司拖欠王某2007年9月、10月两个月的工资,2007年11月15日,王某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补发两个月工资,给付经济补偿金;确认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无效。有关本案中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公司有权与王某签订竞业禁止条款

    B

    公司无权与王某签订竞业禁止条款

    C

    该竞业禁止约定条款有效

    D

    该竞业禁止约定条款无效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刘某在A公司工作已3年。表现优秀。该公司与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同时,送刘某去参加一年的脱产学习弱电技术。刘某与A公司就学习一事签订了培训协议:一刘某学习的费用由A公司支付,学习期间工资照发。学习回公司后,至少要再为A公司服役八年尚可调换工作。刘某学成后回A公司工作至劳动合同期满,提前一个月,刘某提出辞职申请。一个月后,刘某到B公司工作并与B公司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应予赔偿。
    劳动部[1995]223号《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补偿办法》第4条规定: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
    ①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②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
    ③给生产经营、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④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费用。这里的培训费用是指单位有支付凭证的、与培训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包括培训期间的车旅费、住宿费、培训课程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