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构成要件。”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奖销售行为中,不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是( )

    A.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B.采用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 奖销售

    C.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D.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一千元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下列行为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

  • 第2题:

    下列有奖销售行为中,不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是( )。
    A.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B.采用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C.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D.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髙奖的金额为一千元


    答案:D
    解析:
    答案为D。(1)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 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2)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 让内定人员中奖;(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 投放,或者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4)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 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5)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 质次价高的商品;(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 第3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行为中,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有()。

    A、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B、最高奖额为4500元的抽奖式的有奖销售
    C、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D、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E、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答案:A,C,D,E
    解析:
    有奖销售是经营都常用的竞争策略之一,有奖销售分为抽奖式有奖销售和附赠式有奖销售。有奖销售不能妨碍竞争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否则即为不正当有奖销售。不正当有奖销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 第4题:

    简述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案:
    解析:
    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侵害他人,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含: (1)行为人为二人以上。行为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行为的关联性。共同侵权行为的数个行为人均实施了加害行为。这些行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造成了损害后果。 (3)具有共同过错。共同过错既可以是共同的故意,也可以是共同的过失,还可以是故意和过失的}昆合。 (4)结果的单一性。共同侵权行为人实施的数个行为造成了同一损害结果,且该损害结果不可分割

  • 第5题: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主要包括()

    • A、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 B、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有奖销售行为
    • C、巨奖销售行为
    • D、促销赠送销售
    • E、奖金为5000元的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有奖销售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 A、不都是
    • B、就是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主观过错要件
    (2)损害结果要件
    (3)违法行为要件
    (4)因果关系要件

  • 第9题:

    问答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主观过错要件
    (2)损害结果要件
    (3)违法行为要件
    (4)因果关系要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

    正确答案: 1.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2.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或者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4.抽奖时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
    5.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概念及种类。

    正确答案: 指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利用物质、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引诱购买者与之交易,排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是指经营者虚构有奖事实或隐瞒有关事实真相,使设“奖励”无法被购买者所得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巨奖销售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是指商品经营者以提供奖品、奖金或者其他利益的手段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

    B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包括附赠和抽奖两种形式

    C

    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的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

    D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0元的不是不正当有奖销售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是指商品经营者以提供奖品、奖金或者其他利益的手段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包括附赠和抽奖两种形式。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包括:①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②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D项,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0元的是不正当有奖销售。

  • 第13题:

    下列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要件的是( )。


    参考答案:D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据此可知,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不要求一定要给受害方造成实际上的重大损失,只要一方经营者的行为符合了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要件,即使没有造成实际损失,而是有可能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对方也可以请求相关部门制止该行为的发生。

  • 第14题:

    下列有奖销售行为中,不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是()。

    A: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B:采用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C: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D: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1000元

    答案:D
    解析:
    有奖销售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法律并不禁止所有的有奖销售行为,而仅仅对下列破坏竞争规则的有奖销售加以禁止:①谎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②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③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或者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④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⑤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⑥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 第15题:

    简述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


    答案:
    解析:
    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1)二人以上都实施了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同的意思联络;(3)损害已经发生,并与某一人或数人实施的危险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4)加害人不明,即无法确定何人的行为实际造成了损害后果。

  • 第16题:

    简述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分类。


    正确答案: 违法行为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违法行为一般有四个构成要件: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机关;客体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客观上实施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主观上有过错。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 第17题:

    我国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福利性有奖销售行为
    • B、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 C、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 D、巨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一般民事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
    (1)侵权损害事实;
    (2)加害行为的违法性;
    (3)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一般情形下,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两个:
    一是损害行为,
    二是行为的违法性。

  • 第19题:

    有奖销售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什么是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利用物质、金钱或者其它经济利益引诱购买者与之交易,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表述错误的是():
    A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行为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

    B

    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金额不可超过6000元

    C

    进行有奖销售不得慌称有奖

    D

    对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行为中,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有(  )。
    A

    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B

    最高奖额为4500元的抽奖式的有奖销售

    C

    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D

    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E

    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①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②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1.行为主体是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者。
    2.经营者实施了法律禁止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3.经营者主观上存在故意,的目的是争夺顾客,扩大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