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不兑现纸币流通
第2题:
论述汉唐货币制度演变。
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元鼎四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唐高祖武德四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第3题:
国家货币制度
第4题:
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
第5题:
当今世界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兑现的货币制度即不兑现本位( )
第6题:
完全独立于信用活动之外的货币制度()。
第7题:
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8题:
为什么说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第9题:
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金本位制度和纸币本位制度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第10题:
二
三
四
五
第11题:
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都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信用货币规定含金量
信用货币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第12题:
第13题:
分析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变迁和古代中国货币制度的特点?
制度变迁:
【战国秦汉】金钱并行货币制度
秦汉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黄金一般只作为价值尺度,支付工具和储藏手段,流通手段专用铜钱。
【魏晋南北朝隋唐】钱帛兼用制度
由于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虽然铜钱流通,但各种实物充当交换媒介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各类实物中,绵帛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地位最为突出,绢帛充当货币是与商品经济落后情况下的简单交换相适应的。
【宋至明初】钱钞共存制度
纸币是在信用汇兑和“交引”等有价证券广泛使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发达,货币状况与商品流通的矛盾尤其尖锐,于是出现了纸币,铜钱为辅币。
【明中期至清】银钱咸通制度
随对外贸易的发展,外国白银大量输入;
明中期后,白银排挤纸币、取代铜钱成为主要流通手段,从此确立了中国古代后期以白银为主,以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清代市场对于货币制度的需求极大,但国家对于货币制度的供给严重落后、清末,各地开始依照外国银元铸造银币,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特点:
(一)货币形态多样、货币职能分散多元
(二)货币铸造流通地域性显著
(三)货币制度与政治、财政状况密切关联
第14题:
目前,所有国家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第15题:
下列何者为正确的欧洲货币制度演进顺序?()
第16题:
什么是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由哪些要素构成?
第17题: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先后经历了()种货币制度。
第18题:
国际货币制度
第19题:
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第20题:
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第21题:
货币制度
第22题:
第23题:
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部分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纸币货币制度
第24题:
欧洲经济同盟(EEC)→欧洲货币制度(EMS)→欧洲经济暨货币联盟(EMU)
欧洲货币制度(EMS)→欧洲经济同盟(EEC)→欧洲经济暨货币联盟(EMU)
欧洲经济暨货币联盟(EMU)→欧洲货币制度(EMS)→欧洲经济同盟(E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