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国相互取消贸易障碍,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与协作,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发展,这就是()
第1题:
A、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加。
B、成员国之间相互贸易结构的改变
C、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D、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第2题:
一国是否加入关税同盟取决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向的比较。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向是有条件的,具体为()
A.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较大,本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商品成本差别较大;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成本差别较小
B.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较大,本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商品成本差别较小;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成本差别较大
C.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较小,本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商品成本差别较大;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成本差别较小
D.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较小,本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商品成本差别较小;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成本差别较大
第3题:
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没能按原计划达成协议,主要原因在于欧美成员国希望发展中成员国在非农领域中更多地开放市场,却不愿意改变自己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巨额补贴的政策。欧美成员国不对等的谈判方案引起了发展中成员国的强烈不满,谈判由此陷入僵局。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作用是()
第4题:
在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方面,共同市场要求()
第5题:
成员国相互取消贸易障碍,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与协作,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发展,这就是()
第6题:
贸易创造是指由于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所带来的()的扩大,
第7题:
一国是否加入关税同盟取决于贸易创造与贸易转向的比较。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向是有条件的,具体为()
第8题:
国际法上国际组织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第9题:
第10题:
特惠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第11题:
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第12题:
成员国取消对进口的限制
成员国取消对出口的限制
共同货币的发展
加强成员国贸易政策制定方面的合作
第13题:
A、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
B、形成关税同盟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C、工业化产品的出口代替了初级产品的出口
D、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当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IMF通过下列哪些方式帮助成员国缓解国际收支失衡?()
第16题:
在区内各成员国取消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能够在区内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这种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第17题:
成员国除了相互间完全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第18题:
贸易转移则是指成员国实现自由贸易后所产生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原来成员国与()之间的贸易。
第19题:
在自由贸易区不可能出现的是()。
第20题:
短期对外贸易融资时,采用进口商对出口商提供商业信用的场合有().
第21题: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第22题:
第23题:
取消成员国进口的限制
对非成员国货物征收共同的对外关税
取消成员国出口的限制
在成员国间贸易政策发展上的更多合作
第24题:
成员国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
成员国间完全废除经济政策方面的差异
成员国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
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
成员国间逐步废除社会政策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