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于卖方甲公司未及时将货物凭证交付给乙公司,致使货物在从甲地运至乙地码头时,乙公司无法提货而滞留,遭风暴全部损毁。双方当事人因未对货物风险分担进行约定,故发生纠纷。依照《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批货物风险损失应:()。
第1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货物运输合同,由乙公司将货物从大连运至北京,乙公司与丙公司约定由丙公司以同一运输方式将货物运至郑州。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了全部运费。在丙公司运输期间,货物部分损毁。为此引起纠纷。关于货物损失责任承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乙公司单独承担赔偿责任
B.由乙公司和丙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由乙公司和丙公司按运费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D.先由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丙公司承担补充责任
第2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订立买卖合同,约定2006年4月2日交货,但到了4月2日,甲公司仍无法供货,经乙公司催促,甲公司于4月20日才办理铁路托运手续发货。4月11日,货物在运输途中因不可抗力灭失。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货物灭失的损失由甲公司承担
B.货物灭失的损失由乙公司承担
C.货物灭失的损失由甲、乙公司共同承担
D.甲公司不对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甲、丙两公司签订了一批货物的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将该批货物从北京运往广州交付给丙公司。在运输途中,甲公司与丙公司解除该合同,将该批货物出卖给广州的丁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负责将货物运到广州后交货。合同签订后,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地震而灭失。该货物损失的承担人是()。
第11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木材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乙公司认为本案合同因甲公司违约已经终止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12题:
乙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为货物所有权没有转移
甲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其未按约定时间提货,
甲公司和乙公司分担或损失,因为双方都没有过错,
乙公司承担货物损失,因为货物存在其控制之下。
第13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了一份运输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将甲公司的货物运往丙公司。乙公司委托个体运输户张某代运,途中由于车祸致使货物损失大半。对此损失应向甲公司承担责任的是( )。
A.甲公司
B.乙公司
C.张某
D.乙公司和张某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我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衣料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衣料自重庆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衣料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衣料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衣料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
问题
1.乙公司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说明理由。
2.乙公司认为本案合同因甲公司违约已经终止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本案中,货物损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说明理由。
1.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理由: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甲公司原本应当7月履行合同,由于甲公司的违约未履行,直到8月在乙公司催促下,要求甲公司于8月20日前必须交货。甲公司有明显的延迟履行合同的违约行为,且没有正当的抗辩理由,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赔偿因为其延迟履行给乙公司造成的各种损失。
2.乙公司认为合同已经终止是错误的。理由:甲公司延迟履行构成违约后,乙公司本来既有权解除或终止合同(如果延迟履行造成乙公司无法达成合同目的,甲公司当然构成根本违约)也有权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如果继续履行对乙公司有利)。而乙公司选择了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因此根据《合同法》,乙公司就不能再拥有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权利了
3.本案中货物的风险应当由乙公司承担。理由:若当事人对交付地点约定不明,依合同法第61条又不能确定的,交货地点依第141条解决。由于,货物在交付第一承运人后灭失,因此双方不可能适用第61条,而只能适用第141条第二款第一项,因此,甲公司自交付第一承运人之后,风险随之转移至乙公司。
第20题:
第21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木材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本案中,货物损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第22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木材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乙公司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什么?
第23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于卖方甲公司未及时将货物凭证交付给乙公司,致使货物在从甲地运至乙地码头时,乙公司无法提货而滞留,遭风暴全部损毁。双方当事人因未对货物风险分担进行约定,故发生纠纷。依照《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批货物风险损失应()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