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H-O模型,对于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来说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1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汇率不应该大幅度的波动,因为这对营商的环境影响很大。
第2题:
按理(),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就应该尽力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第3题:
俄林认为,贸易的流向应该是()
第4题:
对于H-O理论来说,导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第5题:
根据H-O模型,对于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来说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6题:
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第7题: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的一个特点是:()
第8题:
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要素禀赋
国民收入
技术
消费偏好
第13题:
边拓模型,亦称边拓经济,是指相对于资本劳动的供给量来说,()的供给量非常充足的一种经济状态。
第14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国家应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但也有人认为只要是本国能够生产的产品,就用本国生产的产品而绝不进口,这才是爱国主义者。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根据资源禀赋理论,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具体国情加以分析说明。
第15题:
澳大利亚土地辽阔,印度劳动力丰富。小麦相对于纺织品属于土地密集型商品。随着这两个国家贸易的上升,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土地这种生产要素获益;对于()来说,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获益。
第16题:
按照里昂惕夫的劳动力不同质论,如果考虑到美国劳动力的效率问题,美国实际上是一个()
第17题:
要素禀赋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使用()的产品,就会有比较优势。
第18题:
澳大利亚土地辽阔,印度劳动力丰富。小麦相对于纺织品属于土地密集型商品。随着这两个国家贸易的上升,哪种要素获益?
第19题:
我国生产要素分布不平衡,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但生产资料相对不足,所以下列哪一项是调整生产要素比例的有效途径。()
第20题:
某国某要素丰富,则该要素在该国的价格相对较高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会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相同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在不同的国家有差异
第21题:
自然资源
劳动力
资本
土地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绝对劣势;
丰富要素;
稀缺要素;
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