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认为100万变成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的调查,人数占比最多的是()年。A、一年之内B、五年之内C、十年之内D、三十年之内

题目

关于“你认为100万变成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的调查,人数占比最多的是()年。

  • A、一年之内
  • B、五年之内
  • C、十年之内
  • D、三十年之内

相似考题

3.根据材料,回答 96~100 题。2007年11月初,国家统计局组织进行了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对于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很安全”的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0.8%,认为“安全”的占42.8%。认为“基本安全”的占29.7%,“不太安全”的占5.2%,“不安全”的占1.5%,其中认为“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合计占到93.3%,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感受稳中有升。在影响群众安全感受的问题中,被调查人选择“刑事犯罪”的占24.8%,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占27.6%,选择“交通事故”的占38.2%,选择“火灾”的占9.4%。与2006年相比,选择“刑事犯罪”的下降了1.2个百分点,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下降了4.2个百分点,选择“交通事故”的上升了5.0个百分点。选择“火灾”的上升0.4个百分点。被调查人认为当地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有明显好转”的占24.0%,认为“有好转”的占48.0%,认为“和以前一样”的占24.8%,认为“比以前差”的占2.7%,认为“比以前差很多”的占0.5%。选择“有明显好转”、“有好转”和“和以前一样”的比重合计为96.8%,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关于某些特殊场所的治安秩序状况,被调查人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的占55.0%,比2006年上升了7.8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35.2%,下降了4.4个百分点;认为“差”的占3.7%,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不了解”的占6.1%,下降了2.1个百分点。被调查人认为“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状况“好”的占32.6%,比2006年上升了7.0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38.9%,下降了0.1个百分点;认为“差”的占6.0%,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不了解”的占22.5%,下降了5.2个百分点。关于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被调查人认为打击“有力”的占58.1%,比2006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认为“不太有力”的占36.7%,下降了7.3个百分点;认为“不力”的占5.2%,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关于治安岗亭(或门卫室)和治安巡逻队的配备状况,被调查人住地附近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的占42.4%,比2006年上升了8.2个百分点,没有的占57.6%;有“治安巡逻队”的占59.9%。比2006年上升了4.7个百分点,没有的占40.1%。 第 96 题 2006年选择“刑事犯罪”比选择“公共秩序混乱”低了( )个百分点。A.3.8B.5.8C.4.2D.1.2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关于“你认为100万变成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的调查,人数占比”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某小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五年级总人数80 人,视力低下的人数为30人,调查所有学生视力 低下的人数为100人,则五年级视力低下占全体 视力低下的构成比
    A. 10%
    B. 20%
    C. 25%
    D. 30%
    E. 80%


    答案:D
    解析:
    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常用来说明一事物内 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 表示。
    构成比=某一种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X 100%

  • 第2题:

    阳性预测值是指真阳性人数占样本量的百分比。( )


    答案:错
    解析:
    阳性预测值是指真阳性人数占试验结果阳性人数的百分比。

  • 第3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 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 元,比上年增加319 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 元,人数占比31.4%;建筑业2965 元,人数占比22.2%;批发和零售业2432 元,人数占比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 元,人数占比6.3%;住宿和餐饮业2366 元,人数占比5.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 元,人数占比10.6%。

    根据上述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

    A、2013 年,除6 个行业外其余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数
    B、2013 年,6 个行业中月收入小于全国平均数的外出农民工人数超过全国外出农民工总人数的一半
    C、2013 年,6 个行业中有4 个行业的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数
    D、2013 年,6 个行业中制造业外出农民工的月收入总额高于其他行业

    答案:
    解析:


  • 第4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 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 元,比上年增加319 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 元,人数占比31.4%;建筑业2965 元,人数占比22.2%;批发和零售业2432 元,人数占比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 元,人数占比6.3%;住宿和餐饮业2366 元,人数占比5.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 元,人数占比10.6%。

    按2013 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长率估算,不到(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就能翻一番。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调查表明,儿童发生意外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 A、23.1%
    • B、24.1%
    • C、25.1%
    • D、26.1%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失业率是:()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巡视组应当发布问卷调查通知,提出具体要求,告知调查方式和时限。参加问卷调查人员数量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对于员工较少的单位,可适当提高调查人数的占比。

    • A、20%
    • B、30%
    • C、40%
    • D、5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关于“你认为100万变成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的调查,人数占比最多的是多少年?()

    • A、一年之内
    • B、五年之内
    • C、十年之内
    • D、三十年之内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有人说抽样调查“以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肯定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你认为呢?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不对。
    从理论上分析,统计上的误差可分为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和推算误差。无论是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都会存在登记误差。而代表性误差和推算误差则是抽样调查所固有的。这样,从表面来看,似乎全面调查的准确性一定会高于统计估算。但是,在全面调查的登记误差特别是其中的系统误差相当大,而抽样调查实现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场合,后者的误差也有可能小于前者。我国农产量调查中,利用抽样调查资料估算的粮食产量数字的可信程度大于全面报表的可信程度,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
    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单位多,地区间的自然差异较大,农作物品种繁多,生长期长短不一,其产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农产量调查又是一项分布面广,时效性强的工作。
    2.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的生产主体由过去600万个生产队转变为1.8亿个农户,不但生产经营分散,而且责任形式多校,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了,要及时地反映农业生产成果,依靠过去的农业统计报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基层科技人员缺乏,且统计基础较薄弱。
    3.农产量调查如果依靠全面报表制度,必须等到农产量全部收割完毕,扬净晒干,过称入库之后,才能经过层层计算、填报汇总,最后拿到数字,这往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而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抽样、实割、到推算定产,拿到数字比全面报表可以提早两三个月。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人、财、物,提高了时效性和经济效益。

  • 第10题:

    单选题
    疫苗免疫成功率是指()。
    A

    接种某疫苗后血清抗体阳性人数≥6倍增长人数占接种该苗人数的百分比

    B

    接种某疫苗后血清抗体阳性人数或≥4倍增长人数占接种该苗人数的百分比

    C

    接种某疫苗后血清抗体阳性人数

    D

    受种者人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你认为100万变成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的调查,人数占比最多的是()年。
    A

    一年之内

    B

    五年之内

    C

    十年之内

    D

    三十年之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你认为100万变成1000万需要多长时间”的调查,人数占比最多的是多少年?()
    A

    一年之内

    B

    五年之内

    C

    十年之内

    D

    三十年之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调查队男、女队员的人数比是3 : 2,分别为甲、乙、丙三个调查小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是10 : 8 : 7,甲组中男、女队员的人数比是3 : 1,乙组中男、女队员的人数比是5 : 3,则丙组中男、女 队员的人数比是( )。

    A. 4 : 9
    B. 5 : 9
    C. 4 : 7
    D. 5 : 7

    答案:B
    解析:
    设甲、乙、丙三组人数分别为a,b,c,总人数为(a+b+c),丙组男、女队员人数比为m:n。则有:a:b:c=10:8:7

    带入选项,只有B项符合要求。

  • 第14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 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 元,比上年增加319 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 元,人数占比31.4%;建筑业2965 元,人数占比22.2%;批发和零售业2432 元,人数占比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 元,人数占比6.3%;住宿和餐饮业2366 元,人数占比5.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 元,人数占比10.6%。

    按行业统计,2013 年下列行业中外出农民工月收入总额最低的是:( )。

    A、批发和零售业
    B、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C、住宿和餐饮业
    D、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 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不包括包吃包住)2609 元,比上年增加319 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 元,人数占比31.4%;建筑业2965 元,人数占比22.2%;批发和零售业2432 元,人数占比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 元,人数占比6.3%;住宿和餐饮业2366 元,人数占比5.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 元,人数占比10.6%。

    2009-2013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幅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

    A、2010 年
    B、2011 年
    C、2012 年
    D、2013 年

    答案:B
    解析:
    定位统计图,可得,2010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幅为19.3% ,2011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幅为21.2% ,2012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幅为11.8% ,2013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幅为 13.9% ,故 2009-2013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幅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2011 年。
    注:本题表述不严谨。若题干为“2009-2013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幅最大的年份是”,则找 5 年 中增幅最大的年份,为 2011 年。若题干为“2009-2013 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幅与上年相比变化最大的 年份是”,则找该年增幅与上一年增幅差值最大的年份,为 2010 年。根据历年真题来看,第一种考查方式更为 常见,因此按第一种考查方式得出该题答案。

  • 第16题:

    关于录用比的计算,如下公式正确的是(  )。

    A.录用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X100%

    B.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X100%

    C.录用比=(录用人数/最终面试人数)X100%

    D.录用比=(最终面试人数/应聘人数)X100%

    答案:B
    解析: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X100%;所以,B项正确。

  • 第17题:

    广告到达率是指在一定的广告发布时期内()

    • A、接触广告的人占的比例
    • B、接触广告的人占基础人口的比例
    • C、至少一次接触广告的人占特定基础人数的百分比
    • D、各次接触广告的人数总和与特定基础人数的百分比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正确答案: 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

  • 第19题:

    失业率是指()。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 D、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失业率是指()。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 C、失业人数占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巡视组应当发布问卷调查通知,提出具体要求,告知调查方式和时限。参加问卷调查人员数量不得少于员工总数的(),对于员工较少的单位,可适当提高调查人数的占比。
    A

    20%

    B

    30%

    C

    40%

    D

    5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正确答案: 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失业率是指()。
    A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

    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

    失业人数占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

    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