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师实体课程之期中考通常会考较难,历年同学成绩都偏低,请问他最可能(依照目前你对老师的了解以及经济逻辑)试图解决何种经济问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王老师想了解全班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比较容易地成绩分析方法是()
第7题:
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 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好好地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试述这位教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
第8题:
李老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张贴,对一个学生说:“这次你又是倒数第一,总是影响班级成绩,你真是没救了!” 问题: 请运用所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来评价李老师的行为。
第9题:
张某是某校的一位数学实习老师,他上课呆板,且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学生回答不好课堂提问,他就会骂人。有一次期中考试,全班同学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总成绩落后于其他班级,张老师很生气,他在课堂上按照成绩排名,从后往前,一个挨一个,每人5~10分钟,进行"心灵烙印"的训话活动,此活动进行了2到3节课,直到班主任刘老师予以阻止才停止。不过此活动给班上的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班里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起色,大家都"谈张老师就色变"。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张老师的做法错在哪里?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李老师的话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李老师的考试设计符合促进性原则
李老师有意降低考试难度违背了教学原则
李老师的做法满足了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需要
李老师希望学生能对这次成绩的提升进行外部归因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下列教学评价的类型分别是什么()
第19题:
下面哪种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
第20题:
某次小学五年级的英语期中测验,全班同学的成绩均不理想,很多学生只答了50多分,班主任王老师对这次考试的成绩很不满意,命令全班学生回去以后将做错的试题重新抄下来,每题抄写十遍,再做十遍。 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第21题:
希望让全班成绩差异悬殊化
避免同学期中成绩偏高衍生期末摆烂之“道德危险”
利用“比较优势”观念,找出适合读经济学的学生
让学生对课程不会“边际效用递减”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