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暂时性差异主要有()而税法上规定需等以后期间确认应税所得。
第1题:
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分为()
A、固定差异
B、永久性差异
C、时间性差异
D、临时性差异
第2题:
永久性差异:指某一会计期问,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计算利润口径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
第3题:
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计算利润口径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是( )。
A.季节性差异
B.永久性差异
C.时间性差异
D.政策性差异
第4题:
关于“递延税款”科目说法正确的有( )
A.核算企业由于永久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销的金额。
B.该账户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
C.该账户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尚未转销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D.在本科目下,企业应按照时间性差异的性质.时间分类进行明细核算。
第5题:
下列项目中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是()。
第6题:
2007年B公司因进行债务担保,于当期确认预计负债50万元。税法规定债务担保支出不得在税前列支。则本期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
第7题:
简述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的种类、特点。
第8题:
什么是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的时间性差异?
第9题:
时间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
非固定性差异
固定性差异
第10题:
企业取得的某项收益在会计上已于本期确认
企业取得的某项收益按税法规定应在本期申报,计入应税所得,而会计上规定需等以后期间确认
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在会计上已于本期确认,而税法上规定应在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
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税法规定于本期计税时扣除,而在会计上可于以后期间确认
超标列支的业务招待费
第11题: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0万元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万元
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产生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12题:
间接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
第13题:
下列事项,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 )。
A.商誉的初始确认
B.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C.发生的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事项,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D.发生的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事项,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第14题:
按照所得税核算的“递延法”,“递延税款”账户的借方反映( )。
A.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额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的对纳税影响的借方金额
B.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额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的对纳税影响的贷方金额
C.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额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的对纳税影响的借方金额
D.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额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本期转销的对纳税影响的贷方金额
第15题:
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计算利润IZ1径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是( )。
A.季节性差异
B.永久性差异
C.时间性差异
D.政策性差异
第16题: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其中()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
第17题:
下列构成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中,不属于暂时性差异的有()。
第18题:
由于依据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所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不同所形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为暂时性差异。
第19题:
采用递延法进行所得税核算时,"递延税款"账户的借方反映()。
第20题:
第21题:
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
非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
计税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会计折旧年限与税法折旧年限不同形成的折旧差异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
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
第24题:
税前会计利润
按照会计准则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
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之间的差额
税法规定的不征税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