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病前三个月,虽末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病残等。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即三级预防。在发病前三个月采取的预防措施为第一级预防,以下不正确的是()。
第1题:
第2题:
甲肝传染性最强时是在()
第3题:
如出现发病迅速,但原因不明的病症,要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
第4题:
吊装作业前安全分析中只要包括作业步骤及关键控制点、潜在危险、危险存在的原因即可。
第5题:
在研究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时,其相对危险度为8,但通过趋势检验未发现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我们可以认为()。
第6题:
下列哪项论述是错误的()。
第7题:
人禽流感血清标本的采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又称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
自我保健与健康教育
环境保护和监测
特殊保护
对症处理,防止伤残
第9题:
又称“三早”预防
早发现
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
第10题:
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5天
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5天
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1周
发病前2~3天至发病后1周
发病前2~3天至发病后10天
第11题:
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乘以观察年数之积是人年数
特异危险度等于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是以OR值估计相对危险度
第12题:
防止复发转移
预防并发症
预防伤残
康复医疗
定期健康检查
第13题: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防御因子为()
A前列腺素E
B酒精
CHp感染
D大面积烧伤
E胆盐
第14题: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防御因子为()
第15题: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第一份血清标本应尽早采集,最好在发病前()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标本应在发病后第()周采集。
第16题:
()是引起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病因以及()发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第17题:
在发病前三个月,虽末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病残等。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即三级预防。在发病期采取的预防措施为第二级预防,以下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虽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多因素发病,一般认为与(),(),(),(),()等因素有关。
第19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因素有:()
第20题:
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乘以观察年数之积是人年数
特异危险度等于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是以OR值估计相对危险度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该因素与疾病之间不存在联系
有该因素发生泫病的危险性比无该因素发病的危险性大8倍
该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联系,但尚未发现暴露剂量与发病多少的关联
随着暴露剂量的减少发病减少
该因素与该疾病必定存在确切的因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