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下肢截肢患者的体位摆放哪项是正确的()
第1题:
A、将残肢末端与尺接触处的读数作为残肢长度
B、残肢保持绷紧状态
C、测量尺与残肢轴线平行
D、用皮尺测量
第2题:
患者行截肢术后24小时,对其护理错误的是
A.仰卧位时抬高患肢
B.俯卧位时残肢以枕头支托,压迫向下
C.创面出血量大可用止血带
D.引导其正视残肢,接受现实
E.伤口愈合后开始功能锻炼
第3题:
第4题:
关于脑卒中患者良姿位摆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防和减轻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
B患侧卧位和增加局部知觉刺激输入,促进恢复
C仰卧位简单方便,可尽量多用
D摆放的原则是保持患侧上肢伸直、下肢屈曲,保证舒适
E仰卧位时需在患侧肩胛下垫一软枕
第5题:
关于脑卒中患者良姿位摆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偏瘫患者健侧卧位时的功能体位不包括()
第7题:
大腿截肢后残肢越短,髋关节越容易产生()
第8题:
使用床上拉手进行练习
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
仰卧位,残肢垫枕
鼓励患者尽可能多坐床旁椅
对残肢进行按摩、理疗
第9题:
外展、外旋和屈曲
内收、内旋和挛缩
外展、内旋和屈曲
外展、屈曲、内旋
内收、屈曲、内旋
第10题:
预防和减轻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
患侧卧位和增加局部知觉刺激输入,促进恢复
仰卧位简单方便,可尽量多用
摆放的原则是保持患侧上肢伸直、下肢屈曲,保证舒适
仰卧位时需在患侧肩胛下垫一软枕
第11题:
预防和减轻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
患侧卧位和增加局部知觉刺激输入,促进恢复
仰卧位简单方便,可尽量多用
摆放的原则是保持患侧上肢伸直、下肢屈曲,保证舒适
仰卧位时需在患侧肩胛下垫一软枕
第12题:
肩外展
前臂外旋
大腿之间垫软枕
下肢外旋
踝关节保持垂直
第13题:
患者男,19岁,右下肢骨肉瘤行截肢术后2个月,主诉右下肢疼痛难忍,夜间更为明显。该患者可能是
A.残肢端感染
B.残肢端水肿
C.幻肢痛
D.残肢挛缩
E.残端血肿
第14题:
A.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在躯干上,放松
B.患侧卧位:患侧上肢放于身下,患侧下肢轻度屈曲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在躯干上,放松
C.床上座位:用被子支撑患者背部帮助患者脊柱伸展,身体坐直,患者下肢不放任何物品,保持放松体位
D.仰卧位:患者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放松放于随意位置将浴巾卷起放于大腿外侧,膝下垫毛巾卷,保持膝伸展微屈
E.轮椅座位:臀部尽量向前坐,躯干尽量伸直,不靠轮椅靠背,髋膝踝关节尽量保持90°,无内收、外展、外旋
第15题:
四肢瘫患者体位摆放时错误的是()
A肩外展
B前臂外旋
C大腿之间垫软枕
D下肢外旋
E踝关节保持垂直
第16题:
以下下肢截肢患者的体位摆放哪项是正确的()
A仰卧位残肢下垫枕
B将残肢搁置在拐杖上
C侧卧位时患肢在上方
D仰卧位残肢保持外展
E经常练习膝关节屈曲活动
第17题:
残肢的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第18题:
理想的大腿残肢包括()
第19题:
痉挛期的髋、膝屈曲练习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仰卧位时,肘伸展,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持300-450的背伸位
仰卧位时,双下肢之间不可放枕头
仰卧位时,下方下肢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
仰卧位时,下肢髋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背曲,上方踝关节下垫一软枕
第21题:
截肢平面在中1/3
残肢呈圆锥形
残肢肌肉丰满
残肢无瘢痕
残肢髋关节功能良好
第22题:
观察残肢的外形,以圆柱状为佳
残肢长度测量时只需要使用皮尺,不需要两侧对比
需评估患者有无残肢痛及残肢痛的程度、性质等
有些截肢患者会有幻肢痛的存在
一般使用MMT评估患者的肌力
第23题:
仰卧位残肢下垫枕
将残肢搁置在拐杖上
侧卧位时患肢在上方
仰卧位残肢保持外展
经常练习膝关节屈曲活动
第24题:
使用床上拉手进行练习
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
仰卧位,残肢垫枕
鼓励病人尽可能多坐床旁椅
对残肢进行按摩、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