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三峡》:“渔者歌曰:(),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一句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第4题:
徐渭的《狂鼓史渔阳三弄》等四部杂剧合称为()
第5题:
翻译: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6题:
峨眉山月半轮秋,()。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第7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郦道元《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单元导语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课文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课文导语三峡风光,关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课后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色。3.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比较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情况八年级,48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1.回答课后练习中的第3题。2.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第8题:
《水经注·江水注·三峡》
《徐霞客游记》
《游民三志》
《游黄山记》
第9题:
《瞿塘两崖》
《悲秋》
《夔州歌十绝句》
《三峡歌》
《白帝城最高楼》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水经注˙三峡》:“渔者歌曰:(),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巫峡长
略
第15题: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第16题:
《水经注·巫峡》中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后面一句是“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17题:
徐渭的《四声猿》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
第18题:
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峡大坝调研。他对工程技术人员说,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下列关于三峡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有()。
第19题:
《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可知“禽”在古代词义范围比今天有所扩大,意思是()。
第20题:
《青藤四梦》
《四歌啸》
《南四曲》
《四声猿》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