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出自()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概括《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主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通过周厉王不肯听从召公的劝说,坚持用高压政策止息民众的批评意见,最终被推翻,落得被流放的可悲下场的史实,告诫历代统治者:“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略
第3题:
“门庭若市”这个成语出自()
A《烛之武退秦师》
B《冯谖客孟尝君》
C《邹忌讽齐王纳谏》
D《邵公谏厉王饵谤》
第4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思想观点是下列哪篇文章提出来的()
第5题: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有何特色?
第6题:
“东道主”这个成语出自()。
第7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
第8题:
《邵公谏厉王弭谤》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晋楚城涯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
第9题:
《战国策》
《国语》
《史记》
《左传》
第10题:
第11题: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不是出自《左传》的是()。
A《曹刿论战》
B《崤之战》
C《公孙丑》
D《烛之武退秦师》
第15题:
“退避三舍”出自()
A《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B《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C《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第16题: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具有本质区别的一文是()。
第17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是出自史书()。
第18题:
翻译: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第19题:
《曹刿论战》
《崤之战》
《公孙丑》
《烛之武退秦师》
第20题:
第21题:
《国语》
《政论》
《盐铁论》
《论衡》
第22题:
《烛之武退秦师》
《冯谖客孟尝君》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邵公谏厉王饵谤》
第23题:
《孟子·民贵君轻》
《左传·晏子对齐侯问》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论语·孔子论修身》
第24题:
郑伯克段于鄢
烛之武退秦师
城濮之战
鄢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