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和意念,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它以具体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的中介和动力,并体现出浓烈的创造色彩和艺术家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略
第3题:
简述艺术活动中的滑稽。
滑稽的典型形态是艺术中的喜剧、相声、漫画等。滑稽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作品以其内容与形式的尖锐矛盾、不协调以及形式的虚假性而引人发笑。
略
第4题:
()活动常常出现在原始部族中。
第5题:
相声的艺术特征是?()
第6题:
简述堂•吉诃德的一个滑稽好笑的冒险故事。
第7题:
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第8题:
丑的特点
可笑性
可恶性
可怜性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简述艺术活动中的三种审美效应。
三种审美效应分别为:
(1)共鸣。它是指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被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心灵感应状态,在欣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生产相同、相似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为审美共鸣。
(2)净化。它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共鸣的产生,可以陶冶情操、调节精神,从而达到提升人格的状态。
(3)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领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略
第15题:
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我们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
(3)艺术作品;
(4)艺术传播与接受。
略
第16题:
相声艺术是幽默语言艺术,而不是滑稽语言艺术。
第17题:
希腊悲剧起源于()。
第18题:
元杂剧吸收了什么艺术的技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表演艺术()
第19题:
简述艺术惯例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祭祀活动中的“酒神颂歌”
祭祀活动最后的“狂欢歌舞”
祭祀活动最后的“民间滑稽戏”
祭祀活动最后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
第23题:
滑稽表演
说唱
歌舞
诗歌
第24题:
产生美与美感的社会实践
产生美与美感的艺术作品
产生美与美感的艺术欣赏
产生美与美感的主体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