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
第1题:
A.又称镜前采访、电视采访。
B.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对新闻当事人或有关人士进行的采访提问。
C.观众看到的不仅是采访的结果,而且是采访的全过程。
D.现场采访不能发挥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
第2题:
在常用的采访方法中,最为深入的、能够获取更多新闻细节的方法是()
A. 直面采访
B. 电话采访
C. 观察采访
D. 书面采访
第3题:
记者在采访中收集和查阅的可能对报道新闻有用的种种材料,叫做()
第4题:
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
第5题:
电视摄像采访与其他媒体采访都要遵循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采访方式特别要求()
第6题:
约束记者对采访权的滥用是为了防止()。
第7题:
()是指记者和媒体通讯员,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发现、识别新闻和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察活动。
第8题:
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
第9题: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
第10题:
搜集创作素材
采风问俗
取得人证物证
识别和获取新闻
第11题:
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遵守法律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新闻线索
B.新闻事实
C.新闻采访
D.新闻眼光
第14题:
从新闻事实中筛选材料从而组成新闻的过程,属于()。
第15题:
在常用的采访方法中,最为深入的、能够获取更多新闻细节的方法是()
第16题:
新闻必须高度真实,是指()。
第17题:
()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调查新闻事件的基本权利和保障。
第18题:
新闻采访的首要任务是()
第19题:
怎样做到利益规避?()
第20题:
各农合机构的经营单位、业务部门如遇新闻媒体曝光投诉、采访,应由所在单位和部门负责人接待,并应做到以下哪些要求?()
第21题:
记者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
记者对信息源进行核实
记者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
记者制造假新闻进行敲诈勒索
第22题:
申诉权
采访权
批评权
出版权
第23题:
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
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
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第24题:
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
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
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