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
第1题: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2题:
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不可逾越的环节?二者的关系如何?
(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略
第3题:
简述艺术创造中雅与俗的关系。
雅与俗,是指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雅包括高雅、典雅、雅致等,俗是指通俗,并非低俗。一般来讲,雅的作品,具有较复杂和完善的艺术形式,以及较深刻较高远的意蕴,通俗的作品,一般具有通达、晓畅的艺术追求,更注重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高雅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特定时代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通俗艺术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应警惕低俗化倾向的蔓延。艺术创作应倡导雅俗共赏。
略
第4题:
简述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
第5题: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艺术创造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艺术创造中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艺术创造中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艺术创造中激情与想象的关系
艺术创造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第10题: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14题:
艺术的“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技指技巧、技能,道是指艺术意象创造与传达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技与道是相能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离开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整体,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与技巧,就会沦为匠艺。操作技能与技巧经过长期训练,娴熟自如,艺术家就能将它们化作自己的血肉,与对象世界亲密无间,从而进入道的自由境界。
略
第15题:
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在文学创作中“真善美”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是什么关系?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因为,文学作为对生活的认识活动,其要义是求“真”。文学作为审美活动,又要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最终,文学创造还要创造艺术形式,呈现出“美”。所以,真、善、美及其统一就成为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在创作中,求真表现为“艺术真实”,求善表现为“情感评价”,求美表现为“形式创造”。
略
第16题:
简答艺术美与现实美关系。
第17题:
艺术接受与艺术本质的关系如何?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艺术接受是一个再创造和无限创造的过程?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