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软件实施活动的进入准则是( )
A.需求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B.详细设计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C.构架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D.项目阶段成果已经被基线化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简述设计的多重特征。
1)设计的艺术特征;
2)设计的科技特征;
3)设计的经济特征。
略
第5题:
基线设计在单被试设计中为什么如此重要?
在单被试实验设计中,A指基线测量,基线是指被试的因变量受到自变量和其他额外变量作用的水平。它是评估自变量是否产生作用的基准和对比。建立基线是所以单被试设计的第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略
第6题:
设计的多重性特征是()。
第7题:
在实验处理阶段采取逐步实现目标行为的方式,将整个阶段划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并预先确定每一小阶段的要求标准,依序提升,逐步达成目标的实验设计方式是()
第8题:
软件实施活动的进入准则是:()。
第9题:
施工场地范围不大时,可在场地上布置一条或几条基线,作为施工场地的控制,这种基线称为()。
第10题:
第11题:
需求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详细设计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构架工件已经被基线化
项目阶段成果已经被基线
第12题:
第13题:
在软件生存周期中,主要有(54)3种基线。
A.需求基线、设计基线和产品基线
B.计划基线、生产基线和结果基线
C.需求基线、功能基线和测试基线
D.功能基线、指派基线和产品基线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描述多重基线被试间设计,多重基线情景间设计以及多重基线行为间设计之间的区别?
多重基线设计:是在同一研究中A-B设计的重复。在基础的多重设计中,研究者同时对两个或更多的基础基线表现进行重复的测量,在获得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基线后实施干预(自变量),并记录这段时间内所得的结果,以证明干预的效果。(指在同一行为改变方案中,必须同时建立和测量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行为基线。)
(1)跨行为多重基线设计:即在相同情境中对同一个人的两个或更多的目标进行相同的处理
(2)跨情境多重基线设计:即在两种或更多的情境下对目标行为进行相同的干预
(3)跨被试多重基线设计:即在相同情境下对两个或更多个体的目标行为进行相同的干预。
略
第17题:
软件实施活动的进入准则是()。
第18题:
目前,在应用行为分析领域,用于评估行为干预效果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实验设计是()
第19题:
王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说“请”和“谢谢”的行为记录。在一周的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开始使用强化来增加说“请”的行为。两周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又用强化来增 加说“谢谢”的行为。王老师使用的是什么研究设计?()
第20题:
多重基线设计在什么情况下最为有用?
第21题:
某软件开发项目计划设置如下基线:需求基线、设计基线、产品基线。在编码阶段,详细设计文件需要变更,以下叙述中,()是正确的。
第22题:
地形基线
设计基线
测量基线
建筑基线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