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者的心境一般不会影响其发生助人行为的可能性。
第1题:
某人看到大家纷纷为灾区捐款,怕不捐对自己影响不好而捐出一些钱,这种行为属于()
A、助人行为
B、利他行为
C、紧急情况下助人行为
D、非紧急情况下助人行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试论求助者的特点与助人行为的关系。
求助者的一些特点会影响利他行为。这些特点主要有依赖性、亲密关系、吸引力、类似性和责任:
1、依赖性。接受帮助的人的依赖性会影响利他行为发生的频率;
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像朋友、亲戚等亲密关系意味着互相依赖性和帮助的义务。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同样,求助者的吸引力也会增加获得帮助的概率;
3、类似性。类似性会导致吸引。因此,吸引力和帮助的关系合乎逻辑地引出类似性与帮助的关系。人们往往会帮助那些与自己相类似的人;
4、责任。当人们认为求助者由于不负责任或由于漫不经心而引起了问题和麻烦,往往会期望他自己解决它。
略
第5题:
试论影响助人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影响助人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1、助人者的心境。一般说来,与坏心境相比,一个人在心境好的时候更可能帮助人;
2、同情和内疚。由自己引起损害的,产生了内疚,往往会增加利他行为,但在仅仅看到另一个人受到了损害,于是产生了同情,同样会增加利他行为;
3、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负有责任和做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
4、个性。有两种个性特点与利他行为有关。这两种个性特点是赞同的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有着强烈赞同需要的人,会比这刚面需要弱的人更可能提供帮助,并且这种个别差异在有行为目击者时更为明显。公正世界的假设是指人们队应该在生活中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的一种信念。世界是公正的,总是好有好报恶有恶报,总是报应不爽的。
略
第6题:
巴特森等人的研究表明,如果用钱来奖励人的助人行为,结果会()
第7题:
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
第8题:
长时间的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
暂时增加人们的助人行为
抑制人们的助人动机
使人在下一次的助人行为中索取更高报酬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际相互作用
助人者的特征
求助者的特征
第11题:
个性
同情
责任
心境
第12题:
助人者心境
内疚感
同情
人格特征
性别因素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有().
A客观因素的影响
B人际相互作用
C助人者的特征
D求助者的特征
第16题:
平时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你希望别人帮忙,那你最好在对方心情愉快的时候开口”。在这种情形下,影响个体助人行为的因素是()
A个性
B同情
C责任
D心境
第17题: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
第18题:
助人者哪些个体因素会对助人行为有影响? ()
第19题:
越少
越难预测
越多
越迅速增加
第20题:
第21题:
助人者的特点
求助人的特点
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助人者当时的心境
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第22题:
越少
越多
越难预测
迅速增加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