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第1题:
我国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所谓“五常”是指()。
第2题: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
第3题:
儒家的观点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其中,“智”的提出者是:()
第4题:
儒家孟子提出“四德”作为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是指()。
第5题:
不属于中国儒家价值系统的是()。
第6题:
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的是()。
第7题:
儒家所谓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指下面哪个选项?
第8题:
与儒家相比,佛教所谓的孝是指()。
第9题:
科学地分析世界的手段
明智的政治态度
带有一定的伦理色彩的认知手段
客观的分析事物的能力
第10题:
第11题:
给父母尽孝
为自己的法身尽孝
为自己尽孝
为师父尽孝
第12题:
道家强调格物致知
道家强调离形去智
儒家强调格物致知
儒家强调离形去智
儒家强调严密的科学实证
第13题:
“仁、义、理、智、信”是儒家的主张。
第14题:
对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是()
第16题:
司马光有一首较为有名的《独乐园诗》:“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第17题:
所谓的“仁学”是指()。
第18题:
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张。
第19题:
儒家所谓的“智”是指()。
第20题:
对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仁
义
礼
智
第22题:
道家强调格物致知
道家强调离形去智
儒家强调格物致知
儒家强调离形去智
儒家强调科学实证
第23题:
仁
义
礼
智
信
第24题: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