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律师在消费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食品企业所生产的食品时,发现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他与企业进行了交涉。企业接待人员同事研究后给其一个答复,但此后便没了下文。无奈,律师将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拿到当地一家颇有影响到的报社,将情况反映给记者。该报社遂派记者到企业进行现场采访。记者们在企业拍摄到了放多违反国家食品生产规定的现场画面。企业领导发现后强行索要记者所拍资料,不成后,将记者扣留。在当地公安人员的解救下,记者们在被困1个多小时后得以安全返回。事后,该报以系列报导的形式将消费者反映的有关该企业的问题,以及记者在企业中所拍摄的材料、经历公诸于众,企业经营一时陷入困境。如果你是该企业的负责人,你如何处理此事?
第1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粮食的生产,长期都能做到自给,对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十分不易的,这与科学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B.我省药品食品监督部门已着手对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诚信度等级进行分类管理,不良记录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诚信等级。
C.“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优美而凄婉的传奇爱情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妇孺皆知。
D.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第2题:
第3题:
某冶金企业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皮带输送机处粉尘浓度超标,同事企业发放给接触粉尘岗位职工的防尘口罩属于伪劣产品。针对这一问题,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是()。
A扣押安全生产许可证
B限期整改
C停产整顿
D上缴营业执照
第4题:
某省管国有企业为"争先创优",主管领导授意该企业统计人员将企业2013年产值虚增2亿元。由此主管部门评选企业为优秀企业,并给该企业发放奖金。统计机构审核该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时,发现了相关问题,遂向企业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统计机构派统计执法人员到该企业检查,又遭到该企业拒绝。请回答:在统计监督检查过程中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是()。
第5题:
某市某企业未按要求参加2013年统计年报会议,经多次电话通知,仍迟迟未领取统计报表。2014年2月17日,该市统计局用特快专递向该企业送达统计报表催领单,但该企业拒绝签收,并让投递员将特快专递退回市统计局。2月20日,该市统计局派专人向该企业送达统计报表催领单,但该企业收到文书后,仍未在报表上报截止日2月28日前到市统计局领取统计报表。根据该企业以上违法行为,2014年3月1日,A市统计局向该企业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企业拒不签收。执法人员及见证人将该文书作留置送达,其后市统计局向该企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市电视台的两名记者一同跟踪报导、监督执法行为。执法人员刚到该企业,企业一工作人员强行夺下记者手中的摄像机,扣下记者的工作证,并对记者恶语相向。记者随后拨打110电话报警,直到警察到场,执法工作才得以正常进行。该企业对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不服,先后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最终,市人民政府和法院都维持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此案中该企业的行为构成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第6题:
某省管国有企业为"争先创优",主管领导授意该企业统计人员将企业2013年产值虚增2亿元。由此主管部门评选企业为优秀企业,并给该企业发放奖金。统计机构审核该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时,发现了相关问题,遂向企业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统计机构派统计执法人员到该企业检查,又遭到该企业拒绝。请回答:该企业的领导对所承担的责任不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第7题:
某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某批食品时,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国家禁止进入的非食用化工物质,该批食品货值3万。该企业在六个月前也曾经有过同样行为,被责令停产整顿。依法应当对该企业()
第8题:
某律师在担任向阳机械厂法律顾问过程中,了解到此企业急需向某企业购买一批原料,否则将因停产造成重大损失,便将此事告知在该企业工作的好友张某。张某知道这一情况后,当即提高该原料的价格,使甲企业为购置该批原料多支付10万元。事后张某以其他名义送给张律师5000元。本案的律师的行为违反了《律师法》的什么规定,应该对他如何处理?
第9题:
下列行为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是()。
第10题:
某报社记者找到农业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张某,欲采访该支行服务“三农”的做法。张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若某企业因为售出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对方要求全部退货,并将发票联、抵扣联返回给该企业,但该企业已报完税,则该企业应()。
第16题:
某省管国有企业为"争先创优",主管领导授意该企业统计人员将企业2013年产值虚增2亿元。由此主管部门评选企业为优秀企业,并给该企业发放奖金。统计机构审核该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时,发现了相关问题,遂向企业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统计机构派统计执法人员到该企业检查,又遭到该企业拒绝。请回答:该企业报送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是()。
第17题:
某省管国有企业为"争先创优",主管领导授意该企业统计人员将企业2013年产值虚增2亿元。由此主管部门评选企业为优秀企业,并给该企业发放奖金。统计机构审核该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时,发现了相关问题,遂向企业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统计机构派统计执法人员到该企业检查,又遭到该企业拒绝。请回答: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给予的行政处罚是()。
第18题:
某省管国有企业为"争先创优",主管领导授意该企业统计人员将企业2013年产值虚增2亿元。由此主管部门评选企业为优秀企业,并给该企业发放奖金。统计机构审核该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时,发现了相关问题,遂向企业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统计机构派统计执法人员到该企业检查,又遭到该企业拒绝。请回答:对该企业的领导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第19题:
当企业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对该产品甚至企业本身产生质疑时,企业必须采用营业推广来重新树立在消费者心中的企业形象。()
第20题:
某报社的记者在该报社的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批评某歌星的文章,某歌星认为该文章报道失实,侵犯了其名誉权,该歌星应当以()为被告提起诉讼。
第21题:
某律师在消费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食品企业所生产的食品时,发现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他与企业进行了交涉。企业接待人员同意研究后给其一个答复,但此后便没了下文。无奈,律师将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拿到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社,将情况反映给记者。该报社遂派记者到企业进行现场采访。记者们在企业拍摄到了许多违反国家食品生产规定的现场画面。企业领导发现后强行索要记者所拍资料,不成后,将记者扣留。在当地公安人员的解救下,记者们在被困1个多小时后得以安全返回。事后,该报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将消费者反映的有关该企业的问题,以及记者在企业中所拍摄的材料、经历公之于众,企业经营一时陷入困境。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该企业的负责人,你如何处理此事?
第22题:
统计行政复议
统计行政诉讼
听证
申诉
第23题:
进行无害化处理
予以销毁
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继续销售,销售时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放在仓库里
第24题:
在七日内进行现场审,经审查认定为仍不合格的, 提请县人民政府关闭该企业
在十日内进行现场审查,经审查认定为仍不合格, 则对该企业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在十五日内进行现场审查,经审查判定合格后,对 该企业的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
在三十内进行现场核查,经审查判定合格后,对该 企业的事故隐患不需要进行核销,立即同意该企业恢复生产 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