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说
第1题:
第2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乐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理念。孔子认为学习、践行是快乐的事情。
第3题:
汉代私学就其程度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4题:
简述《文心雕龙》的神思说。
第5题:
教材认为:刘勰在《体性》篇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直接体现作家的才性,也就是: 才()、 气()、 学()、 习()的特点的。刘勰将学、习放在先天的才、气之上,这比曹丕强调先天进步了。
第6题:
(《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说
第7题:
刘勰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指的是()。
第8题:
第9题:
习
质
识
力
第10题:
第11题:
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文学风格的审美性
第12题:
《文心雕龙·体性》
《典论·论文》
《诗品序》
《文赋》
第13题:
简述《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说。
刘勰的《体性》篇中提出,才、气、学、习。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指后天的,指作家的学识和习染。刘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天的才和气之上。这种认识比曹丕只强调先天作用大大进步了一步。
略
第14题: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第15题:
坤卦六二爻辞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下面哪句话思想更加接近()
第16题:
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第17题:
“才、气、学、习”说
第18题:
(《文心雕龙》的)“风骨”说
第19题: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知识便是美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学”不仅指求知,还包括求道、修身、做人
“习”是温习的意思
“学”指上学
“习”不仅包括温习,还有见习的意思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