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自于《文心雕龙》的篇目是()
第1题: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A对
B错
第2题: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风格的是()
第3题:
中国古代有不少近似于移情的表述,其中包括()。
第4题:
《文心雕龙》论述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认识比较全面的是()
第5题: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意在强调()。
第6题: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自()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刘勰《文心雕龙》
王国维《人间词话》
曹丕《典论·论文》
叶燮《原诗》
第9题:
《文选》
《文心雕龙》
《古文观止》
第10题:
艺术想象作用
艺术情感作用
艺术灵感作用
艺术直觉作用
第11题:
神思篇
情采篇
比兴篇
体性篇
第12题:
情深
情真
情浓
情远
第13题: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刘勰关于文学创作中物与我,情与景关系的论述,它出自哪儿()。
第14题: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句话讲的是神思。
第15题: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第16题: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句话出自于韩愈的哪篇文章?()
第17题:
()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第18题:
《神思篇》
《情采》
《时序篇》
《知音篇》
第19题:
巴金
石涛
郭熙
刘勰
第20题:
《原道》
《神思》
《体性》
《知音》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文心雕龙》
《古画品录》
《沧浪诗话》
《诗品》
第23题:
第24题:
言外之意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