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第1题:
“夫人将启之。”中“之”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语气词,表停顿
B、代词,代共叔段
C、代词,代门
D、助词,指门
第2题:
“姜氏欲之,焉辟害?”中“焉”的词性和意义是()
A、助词,哪里
B、助词,怎样
C、代词,哪里
D、代词,怎样
第3题: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中“而”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C、介词,表示方式
D、代词,你
第4题: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中的“之”的意思是()。
A代词,代大鹏
B助词“的”
C到……去
D无实际意义
第5题: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句中的“之”是()
第6题:
在学习完《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文中"之"字的用法,以下学生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第7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是()。
第8题:
“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第9题:
表修饰限制
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
表补充关系
突出介词结构
第10题:
代词,代大鹏
助词“的”
到……去
无实际意义
第11题:
动词,前往
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之间
代词,代指有司
连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第12题:
结构助词“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指示代词“这”
动词“去”
第13题: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中的“之”的用法是()
A、指代“北方”
B、相当于“的”
C、取消句子独立性
D、动词,“到达”
第14题:
主谓之间用"之"字的词组是主谓结构,因为没有"之"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加上"之"字以后,使句子变成了主谓结构的词组。()
第15题: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里“而”字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C、介词,表示方式
D、代词,你
第16题:
“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
第17题:
“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中“之”的用法是()。
第18题: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虚词“之”的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中“之”的词性和意义是()
第20题:
表修饰限制
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
突出介词结构
作宾语前置标志
第21题: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以不译
因人之力而敝之中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公从之中的之是代词,代佚之狐
缀耕之垄上中的之是动词,译为到
第22题:
助词“的”
动词“到”
代词“这”
用在主谓之间
第23题:
动词,到
代词,它
连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连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第24题:
助词,连接主语、谓语
代词
动词
结构助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