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惠特曼《斧头之歌》的艺术风格。
第1题:
惠特曼的《斧头之歌》表现出来的思想有()
A讴歌了伟大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B揭示了劳动者应成为新生活的主人的道理
C表达了建立理想社会的情怀
D反对暴力
E反对蓄奴制
第2题:
简述惠特曼《草叶集》“亚当之歌”含义
第3题:
下列各组作品中全部属于散文诗的是()
第4题:
《斧头之歌》中斧头的象征意义是()
第5题:
惠特曼一生的心血之作是()
第6题:
简述《红与黑》的艺术风格
第7题:
林肯总统遇刺身亡后,惠特曼写了一首著名的悼诗()。
第8题:
《父亲,赶快从田地里上来》
《敲呀!敲呀!敲呀!》
《大路之歌》
《啊,船长,我的船长吆!》
第9题:
第10题:
劳动者的创造力
劳动者的朴素品格
对旧世界的破坏力
资产者的开创精神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海明威艺术风格。
海明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人们通常称之为“冰山风格”。主要表现在:
(一)电报式文体,亦即那种简洁、清新、明晰、干净的散文文体。海明威总是避免使用描写手法和堆砌华丽辞藻与花花绿绿的形容词,而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准确、精练、鲜明、生动的短小语句。由此其冰山风格又被称作“电报式风格”
(二)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既然倡导以八分之一部分来表现八之之七部分,亦即“以少胜多”,努力要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趣外之旨。而为了获得这种艺术效果,作家又主要依赖了象征、简洁和零式结局的手法。
1、明威相当广泛地使用象征手法,表现在其作品中,无论是情节、主题、意象乃至通篇诸方面,均富有突出的象征性。如《永别了,武器》中“武器”一词又可作“怀抱”解,暗示战争与爱情的双重主题。
2、运用简洁手法来安排人物对话,作者退避一旁,完全由人物自己说话,以此让读者去体味丰富的潜台词,去捕捉人物隐秘的情感活动,以补充和再现作家故意省略的八分之七部分。试以《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为例。
3、海明威小说的结尾,一反传统的大团圆模式——不是那种精心安排的有头有尾的收场,而是戛然而止,给人中途刹车、故事似乎并没有讲完的感觉。
略
第14题:
简述《青春之歌》的主题。
第15题:
简述惠特曼《草叶集》题意
第16题:
从语言形式和艺术风格来说,南朝乐府民歌可以叫做()。
第17题:
简述惠特曼《草叶集》基本内容与主导思想
第18题:
简述杨沫《青春之歌》的主题。
第19题:
《抒情歌谣集》
《草叶集》
《自我之歌》
《光和影》
第20题:
第21题:
《海燕之歌》《吉檀迦利》《斧头之歌》
《春天的旋律》《吉檀迦利》《致大海》
《海燕之歌》《春天的旋律》《吉檀迦利》
《春天的旋律》《雅歌》《斧头之歌》
第22题:
都市之歌
抒情的“小型之歌”
女儿之歌
恋爱之歌
第23题:
第24题:
讴歌了伟大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揭示了劳动者应成为新生活的主人的道理
表达了建立理想社会的情怀
反对暴力
反对蓄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