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外秘书作会议记录的相同之处。
第1题:
简述中外秘书作会议记录的差异之处。
(1)在格式上存在某些差异。中国会议记录的基本格式是大体统一的。美、英等国的会议记录有正式会议记录和非正式会议记录之分。
(2)某些程序环节上的差异。如英国会议记录中,一般都要求记载宣读上次会议记录的有关情况,有时还要对上次会议记录履行通过手续,并由主席签字。而中国一般没有此项规定。
(3)某些特殊要求的差异。西方股东会会议记录,记录者必须了解到会股东所持股份的情况,以便在有关问题表决形式决议时按股份数额计算是否通过。这是中国的传统会议记录中一般是少见的。
(4)某些记录项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英国会议记录上,通常有下次会议的时间一项;中国一般未规定此项。
略
第2题:
简述王国秘书性工作的相同之处。
1.在时代基础和历史发展过程上有相似之处
2.社会环境有相似之处都出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封建国家的政权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机关
4.秘书性人员的职能地位相似
略
第3题:
简述中外封建社会早期封建王朝秘书性工作的相同之处。
(1)时代基础和历史发展过程上相似。
(2)社会环境有相似,都出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封建国家政权均是封建主阶级的压迫劳动人民的机关。
(4)秘书性人员的职能地位相近。
(5)秘书性人员的职能活动相近。
(6)秘书性工作的职能领域相近。
略
第4题:
简述中外秘书管理协调的相同之处。
(1)领导者对协调重视相近。
(2)秘书协调的地位相近。
(3)秘书协调的主要内容相近。
(4)秘书协调的主要方式相近。
(5)中外秘书协调的地位相近。
略
第5题:
简述中外奴隶制国家秘书性人员的职能活动相同之处。
相同相近之处:
一是职能地位比较确定,均是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身边的综合辅助者。
二是职能范围比较明确,中外奴隶制国家秘书性工作均围绕实施奴隶占有制统治展开办文辅政活动。
三是素质要求比较相近,无论是中国的巫史等秘书性人员,还是外国的司书、祭司及其他名称的秘书性人员都要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使用文字的能力,并富有政治统治的经验,要求其对最高统治者忠诚等。这些素质要求,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四是在“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下,奴隶制国家秘书性工作均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五是占卜在奴隶制国家秘书性人员办文办会办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秘书性人员发挥辅政作用的重要手段。
六是国家秘书性人员的任用,大多受贵族继承制的影响,采用世袭制。
七是秘书性人员对其辅佐对象的人生依附关系已经确立,这一关系一直沿袭至封建社会。这一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对后世秘书性工作有着极大影响。
略
第6题:
简述中欧封建领主的秘书性工作的相同之处。
(1)在隶属关系上,秘书性人员都对封建领主存在人身依附的关系,直接对封建领主负责。
(2)在工作内容上,除了办理文书档案和参谋辅助外,还要根据领主的需要,管理和操办大量事务。
(3)封建领主所重视的文件的大体类型也比较相似。
(4)封建领主的秘书性活动大多以辅助领主管理内部事务为主。
略
第7题:
简述中外秘书信息资料处理的相同之处。
①收集处理信息的范围和环节相近。
②收集处理信息的手段有相近之处。
③协助其领导积累资料的要求相近。
④协助其领导积累资料的重点相近。
略
第8题:
简述中外企业秘书工作的相同之处。
(1)服务对象相似。
(2)工作内容相似。
(3)职能地位相似。
(4)秘书人员的任用方式相似。
略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中外秘书作会议记录的相同之处。
(1)基本任务相似;
(2)基本作用相似;
(3)基本原则相同;
(4)会议记录最后归属相似;
(5)基本结构相似;
(6)基本过程相似;
(7)基本要求相似;
(8)辅助手段相似。
略
第14题:
简述近现代中外国家政权机构秘书工作的相同之处。
1.秘书工作机构更为健康。
2.秘书工作的内容更为丰富。
3.秘书工作的内容更为周密和规范。
4.秘书工作的效率有所提高。
5.国家秘书人员的来源更为广泛,除了传统的考核录用,国家任用外,中外国家官员都出现了个人向社会聘用私人秘书的现象。
略
第15题:
简述中外对秘书劳动成果认定和激励的相同之处。
①影响秘书劳动成果的要素相近。
②秘书劳动成果都难以准确测定。
③秘书获取劳动成果的途径和客观效应的相似之外。
略
第16题:
简述中外文书撰拟的相同之处。
1、任务性质相似
在中国,秘书被称为“秀才”、“笔杆子”,为组织领导者草拟各类文书是其最基本的工作任务之一。草拟文书的基本性质不是秘书个人意图或情绪的表达,而且作为组织和领导代表,表达的是组织和领导意图。
2、文书撰拟基本要求有相似之外
在秘书文书撰拟中,要求秘书要忠实地表达领导和组织意图。要通过法定的程序,运用规范的体式和程序,准确地进行表达。
在美国,除了要求秘书文件撰拟在内容上要准确外,也对运用正确的文书信涵格式、写作规范、表达语言、写作技巧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英国,对秘书撰拟常用文书也提出了系统的要求,特别对草拟信函时,要对上司的指示作简明的笔记,要对表达的信息或要表达的、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在日本,要求秘书必须掌握草拟文本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熟练起草各类文书信函的本领。
3、文书撰似的基本程序有相似之处
美国秘书在撰拟文本的过程中,也十分强调动笔前的准备工作,要由领导者交待文书的内容和行文的目的;最后要有领导者的认可和签署。可见,中国与西方秘书撰拟文书信函的过程中,都有领导者授意,领导者是决定者、立意人和最后审定人;秘书是服从者、表达领导意图者和写作过程的具体操作者。
略
第17题:
中外奴隶制国家秘书性人员的职能活动相同之处有哪些?
(1)职能地位比较确定,均是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身边的综合辅助者。
(2)职能范围比较明确,都围绕实施奴隶占有制统治展开办文辅政活动。
(3)素质要求比较相近,中外秘书性人员都要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4)在“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下,奴隶制国家秘书性工作均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5)占卜在奴隶制国家秘书性人员办文办会办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秘书性人员发挥辅政作用的重要手段。
(6)国家秘书性人员的任用,采用世袭制。
(7)秘书性人员对其辅佐对象的人生依附关系已经确立,这一关系一直沿袭至封建社会。
略
第18题:
简述中外秘书会议记录的异同。
相同相似之处:
一是基本任务相似,
二是基本作用相似,
三是基本原则相同,
四是一般要求相似。
中国强调作会议记录,必须符合其原始记录性的最突出特征,必须如实际记录,不允许记录者加工;美国要求秘书作会议记录必须符合实际,不能写入记录者的见解和评论;英国强制会议记录必须记下每项决议的准确措词,必然记录赞成和反对主要决定的全部论据,这都表明,如实记录是中外秘书作会议记录的基本原则。
中外秘书作会议记录的差异之处:
一是在格式上存在某些差异。中国会议记录的基本格式是大体统一的。美、英等国的会议记录有正式会议记录和非正式会议记录之分,而且有些会议还专门印制了特殊格式的会议记录格式。虽然在格式排版上有一定的差异,但记录的基本要素是大体相似的。
二是某些程序环节上的差异。如英国会议记录中,一般都要求记载宣读上次会议记录的有关情况,有时还要对上次会议记录履行通过手续,并由主席签字。而中国的会议记录中,一般没有此项规定,会议记录只要记录秘书签字和主持会议的领导者审核签字即可,不必在下次会议上宣读和通过。
三是某些特殊要求的差异。西方股东会会议记录,记录者必须了解到会股东所持股份的情况,以便在有关问题表决形式决议时按股份数额计算是否通过。这是中国的传统会议记录中一般是少见的。在现代企业体制改革中,不少中国的股份制企业,也采用了这种方式。
四是某些记录项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英国会议记录上,通常有下次会议的时间一项;中国一般未规定此项。中国会议记录落款处,要有记录秘书和主持会议的领导人的签字;而有的国家只要求秘书签字,有的则只要主持会议的领导签字即可。这些差异之外,都是受各国的实际需要和传统的影响。它影响会议记录的功能作用。
略
第19题:
美国秘书作会议记录要求哪些基本内容?
①开会时间、地点。
②主持人的姓名、职务。
③会议类型(例会、特别会议、全体会议、委员会、董事会)。
④20人以下的小型会议要记录出席者、缺席者名单;大型会议需要检查法定人数。
⑤在议事日程上写明工作顺序。
⑥提出的提议,以及被采纳或否决的情况,采取什么表决方式(举手、发言或用选票等),是否一致不记附议人的姓名等等。
⑦一般没有必要对讨论做详细记要。
⑧记录要符合实际、简明扼要、抓住重点、紧密围绕会议议题和议程纪录,记录本质问题,一般对会议的提议和决议要逐字逐句地记载。
⑨不能写入记录者的见解或评论。
⑩记录稿要送会议主持人审阅。打印稿也要认真核对。
略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