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宋代信访机构的设立及特点。
第1题:
简述宋代书院管理的特点。
宋代书院的管理形成了许多有别于官学和以往私学的特点:
(1)形成了独特的管理体制。书院的山长为最主要的负责人,多由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充任,担当行政事务主管和教学主讲,是书院各项工作的主要组织领导者。另外,书院还设立有学生担任的管干、斋长等职和一系列勤杂人员。
(2)书院的管理已经制度化,通过制定各种条款以规范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了书院的管理。
(3)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教学组织管理体制。以“五经”和《四书集注》为主要教材。采用自由讲学的形式,各学者均以自己的著作做教材,讲授自己和本学派的学术见解。采用名师拟定课题,聚集生徒“升堂讲说”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以自学为主,提倡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质疑论辩。实行考课制度,以展礼作为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
第2题:
第3题:
简述宋代信访机构的设立及特点。
宋代的信访机构有鼓院、检院。宋仿照唐代匦使院,设立鼓司,受理天下投书。景德四年(1007)改称登闻鼓院,简称鼓院,由谏官主判。元丰改制后,隶司谏、正言。院门前置有匦,供投书之用,凡有关朝政得失、军事机密、陈乞恩赏、理雪冤滥以及奇方异术的上书,不属于官府正常往来又无成例可呈皇帝的文书,均可投入匦内。凡吏民投书鼓院被拒绝,或感到处理不公,可再向检院投书。检院门前也置有匦,收到投书后,如事关紧急,即日就上呈皇帝,一般上书则每五日呈进一次。天圣七年(1029)又另置匦函,命御使中丞为理检院使,处理屡经申诉而未得到明辨或事关机密的投书。
宋代设立的鼓院、检院各自独立,且有层次的不同,从鼓院到检院,给臣民上书提供了多次机会,加大了信访工作的范围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访工作的准确性,是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一大进步。
略
第4题: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机构。
第5题:
简述信访文书的特点。
第6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负责信访工作。
第7题:
简述宋代时期思想文化特点。
第8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工作。
第9题:
信访工作机构,应当从哪级开始设立()
第10题:
根据《信访条例》规定,()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
第11题:
第12题:
与信访有关的职能机构设立不明确
各级信访接待机构受理事件的标准较为严苛
国家级的信访接待单位没有可以代替地方司法部门的人力和职权
信访渠道单一限制了信访质量
第13题:
简述宋代官刻特点。
(1)政府重视,皇帝参与,把出版作为教化及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2)宗旨明确,内容集中,多为经史御纂之书;
(3)人才荟萃,管理严格,刊本质量有保证;
(4)财力雄厚,不惜工本,纸墨装帧属上乘;
(5)地位显赫,带动全国出版业。
第14题:
简述宋代中枢秘书机构的组成。
(1)宋仿照唐朝,设有中书、门下两省,在宫外也设有中书、门下两省,称后省或外省,仅有虚名,并无实职,导致官制十分混乱。
(2)国家的政务归宫内的中书、门下两省处理,军务则由枢密院处理,财政归三司(亦称计省)处理,三者鼎立,彼此独立,而大权则集于皇帝一身。直至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才沿袭唐制,权归后省,并撤销三司,其职权移于尚书省的工部、户部。南宋建炎年间,又将中书、门下两省合并为政事堂。
(3)这样,中央秘书机构的职能就由政事堂、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和枢密院分别兼行。
略
第15题:
关于信访工作机构,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第16题:
中国信访制度存在的困境是()。
第17题:
简述信访文书的形成特点和形成者特点。
第18题:
各级党委政府都有专门的信访工作机构和人员,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没必要再设立信访工作机构,或配备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
第19题:
宋代的信访机构有()
第20题:
根据《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机构,应当从哪级人民政府开始设立()
第21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信访工作机构,具体负责信访工作。
第22题:
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