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骈文”相关问题
  • 第1题:

    韩愈在其《乞巧文》最早提出骈文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骈文与“古文”行文的不同特点。


    正确答案: “骈文”又名骈俪、俪文、俪偶、四六、今体、时文等,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讲究用典和藻饰的美文。骈文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
    骈文的美学特征
    1、对称美(对仗)。“骈俪”二字形象地概括了骈文的主要特点,即通篇基本由对仗工整的俪词组成。
    2、含蓄美(用典)。骈文几乎非用典不可,且以多取胜,以巧擅长。
    3、色彩美(藻饰)。骈文是最重文采的文体,其华美浓丽的文辞,呈现出图画般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4、音乐美(调声)。诗歌有严密的格律,散文不讲究格律。骈文介乎两者之间,讲究大致的格律,平仄协调,声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古文”作为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由韩愈首创。纵观中国文学史,“古文”所指中国古代散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先秦两汉的传统散文,一是有唐宋古文家开创、后世沿用的新体古文。单行奇句 句式上参差不齐,行文自由、无拘无束,表情达意自然顺畅。散文在句式、行文方面千变万化,错综离合,挥洒自如,但有时过于琐碎,缺乏精练之功;气势顿挫开合,雄峻朗畅,但有时过于喧嚣,缺乏从容娴雅之态;辞色过于朴淡,会显得枯燥无味;语言不加雕琢,易使人感觉过于直白,寡淡无味;不注意适当调整音节,有时显得杂乱无章,缺乏韵味。

  • 第3题:

    汪中骈文


    正确答案: 1)清代骈文领域与诗歌领域中袁枚“性灵说”遥相呼应的杰出代表。
    2)清代骈文最高成就的代表.
    3)清代中期敢于重振主情文学思潮的弄潮儿
    4)清代中期敢于重振藻丽文学思潮的弄潮儿。

  • 第4题:

    不是古文衰落与骈文复兴的表现的是()

    • A、中唐以后骈文又恢复了统治地位的现象
    • B、古文变得很少,也再没有出现过像韩柳这样的大家
    • C、骈文在某些领域又恢复了一度被散文夺去的优势
    • D、骈文则在李商隐、温庭筠手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
    (1)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
    (2)重视藻采和用典,形式华美。
    (3)讲求声韵之美,特别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扬铿锵的世奏感。
    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徐陵《玉台新咏序》等。

  • 第6题:

    陈维崧开清代写作()之先。汪中的骈文代表了清代骈文的最高成就。


    正确答案:骈文风气

  • 第7题:

    清代骈文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因为清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到达了极度完善的阶段了,科举是有极其严格的写作格式,那就是骈文的格式。再加上明清时代,统治者是不允许平民议论朝政大事的。对那些参加科举的人来说,当官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们只有尽力写好科举要求的格式,他们的出路就更加明确了。
    首先是清朝统治的日益稳固和文化政策的调整,乾嘉考据之学走向鼎盛,文化风气总体上趋雅,使骈文更容易得到肯定。朴学精于考据,而一般考据家大都学有本原,精通经学、史学,诂经考古,用事使典,句栉字比,都有依据,这些都有利于讲究骈偶、用事、辞藻的骈文发展,踵事增华、编织丽词美语和具有匀称错综形式之美的骈文,在浓重的学术文化的氛围里,重新又得到肯定和利用;其次,由于汉学和宋学的长期论争,又让骈文的兴起带上了和桐城派对峙的色彩。
    方苞“义法”中程朱理学的内核,实际上比唐宋古文的“道统”更为迂腐固执,其文章不近人情处,也远甚于唐宋古文家,在社会已历经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它遭到的反对是必然的。桐城派专主宋学,疏于名物考据,而且桐城派没有在唐宋古文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其作品往往流于空泛。汉学重学问、重考据、训诂、音韵之学,风气所及,饱学之士喜爱重典实、讲音律的骈体文,借以铺排遣使满腹的书卷知识,从而刺激了骈文的写作和运用。
    清代文体上的骈散之争也往往成为学术上汉宋之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如宋学家多写古文,清代汉学家则多写骈文。当时不少著名骈文家,如毛奇龄、汪中、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等人都治汉学。

  • 第8题:

    填空题
    清代最大的骈文家汪中的代表作是(),骈文复兴的标记之一,另一标记——()编的《骈体文钞》。

    正确答案: 《哀盐船文》,李兆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不是古文衰落与骈文复兴的表现的是()
    A

    中唐以后骈文又恢复了统治地位的现象

    B

    古文变得很少,也再没有出现过像韩柳这样的大家

    C

    骈文在某些领域又恢复了一度被散文夺去的优势

    D

    骈文则在李商隐、温庭筠手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
    (1)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
    (2)重视藻采和用典,形式华美。
    (3)讲求声韵之美,特别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扬铿锵的世奏感。
    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
    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徐陵《玉台新咏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著名作家()的骈文著名一时()前的序即是其骈文代表作之一。

    正确答案: 庾信,《哀江南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骈文

    正确答案: 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述南北朝骈文和散文发展的情况。


    正确答案: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当时主要作者以南朝(晋、南齐,梁、陈)为代表。作品多为晋时的散赋和抒情小赋,南朝的骈赋,尤其在齐梁后,骈文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代表。如中国最完备的文学批判类的著作《文心雕龙》就是骈文所写。其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试图来证明骈文的格式。但也有很多作品是以散文形式写出(如大多数议论文,但也尽量骈化)。这就说明当时的情况是大的走向以骈文为主。这个走向直接影响到隋唐时期诗和文章的格式化。一直延续到了宋代。

  • 第14题:

    骈文历来多受指责,请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骈文乃魏晋文学的重要标志性文体。陆机《文赋》、庾信《哀江南赋》等经典名篇都为骈文写法,刘勰《文心雕龙》不仅全书使用骈文写成,而且,其中的《丽辞》成为研究骈文的第一篇专门论文。骈文本义即对偶文的意思,是从中国古代文章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演变而来的。根源在于中国语言单音的缘故,骈文的意义,就在于充分发扬和突出了汉语言的特点,形成了美文的特征,容易引起美感和联想。骈文滥觞于汉魏。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逐渐形成与散体文互相区别的独立文体。骈文讲究音律、对偶、藻饰和用典。南北朝的几乎所有的文章趋于骈化。“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骈俪成为当时的时尚,也造成了形式主义、唯美主义风气的盛行。

  • 第15题:

    南北朝,尤其是南朝骈文最发达。这个时期的骈文,对仗更要工整,用典更趋繁密,词藻更求富丽,句式多用四字句、六字句。南朝齐代()的《北山移文》是当时骈文的代表作。


    正确答案:孔稚王圭

  • 第16题:

    代表清代骈文最高成就的是()。

    • A、陈维崧的骈文
    • B、汪中的骈文
    • C、胡天游的骈文
    • D、袁枚的骈文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李商隐对骈文的影响不包括()

    • A、他的骈文大多为律化的骈文,自名为四六
    • B、使骈文体制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具有明显的文体意味
    • C、句式有固定的字数,韵律有平仄的相间,使骈文严整之中又有柔和的美感
    • D、骈文创作风格特征不因其内容不同而不同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什么是骈文?简述南朝骈文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1)经过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在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已臻极致。
    (2)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实际上是广义散文的一部分。齐梁时是南朝骈文成熟期,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
    (3)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正式形成时。此时骈文四特征均已具备(对偶、用事、辞藻、声律)。代表作家有鲍照、范晔等。代表作有《登大雷岸与妹书》等。
    (4)齐梁以后是骈文成熟期。此时声律说已发明,骈文进入排偶精工、声律严整阶段。沈约、谢罣、江淹,人人皆是个中高手。代表作有《北山移文》、《与陈伯之书》等。
    (5)骈文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此时属对更工整,几乎全篇骈偶,在艺术上为骈文的巅峰,代表作有《哀江南赋》。

  • 第19题:

    清代最大的骈文家汪中的代表作是(),骈文复兴的标记之一,另一标记——()编的《骈体文钞》。


    正确答案:《哀盐船文》;李兆洛

  • 第20题:

    单选题
    代表清代骈文最高成就的是()。
    A

    陈维崧的骈文

    B

    汪中的骈文

    C

    胡天游的骈文

    D

    袁枚的骈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陈维崧开清代写作()之先。汪中的骈文代表了清代骈文的最高成就。

    正确答案: 骈文风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南北朝,尤其是南朝骈文最发达。这个时期的骈文,对仗更要工整,用典更趋繁密,词藻更求富丽,句式多用四字句、六字句。南朝齐代()的《北山移文》是当时骈文的代表作。

    正确答案: 孔稚王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骈文

    正确答案:
    “骈文”亦称“骈体文”、“骈偶文”,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文言文文体,其句多四六对仗,故又称“四六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什么是骈文?简述南朝骈文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 (1)经过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在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已臻极致。
    (2)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实际上是广义散文的一部分。齐梁时是南朝骈文成熟期,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
    (3)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正式形成时。此时骈文四特征均已具备(对偶、用事、辞藻、声律)。代表作家有鲍照、范晔等。代表作有《登大雷岸与妹书》等。
    (4)齐梁以后是骈文成熟期。此时声律说已发明,骈文进入排偶精工、声律严整阶段。沈约、谢罣、江淹,人人皆是个中高手。代表作有《北山移文》、《与陈伯之书》等。
    (5)骈文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此时属对更工整,几乎全篇骈偶,在艺术上为骈文的巅峰,代表作有《哀江南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