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北宋新党旧党的分歧。
第1题:
简述北宋新党旧党的分歧。
北宋神宗年间,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在对国家的治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新党想以变法的手段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旧党则以“扰民”、“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变法。一般来说,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但旧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而且与其像新法那样向民众开财源,不如从皇帝及朝廷的节约做起。同时旧党许多人更敏锐地注意了“吏治”问题,即王朝各级行政官僚、胥吏实际存在的因循及弄权舞弊的问题。新法必须由人去执行,但有这样一批官僚实际操作,再好的办法也得变质。新党则更多从应当如何—面去思考问题,王安石所设计的方案,如果真正被实行;也的确能起到改善社会的作用;然而问题是他先就遇到了旧党的阻力,此外也正如旧党所说,官僚胥吏们执行新法时的上下其手产生的副作用极大。众多的官员不同意他的变法,王安石就用迎合他的人,变法中营私舞弊现象越发严重。王安石变法一时间起到一定作用,有的措施还被证明行之有效,总的说来却是失败了。但变法本身确实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
略
第2题:
北宋时期,新党的代表人物有()
第3题:
办理变径时,如原票价低于变径后的票价,应补收()。
第4题:
非党积极分子可以参加听党课并参加学习讨论新党员的支部大会 、党支委会、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并列席党小组生活和支部党员大会等活动;
第5题:
19世纪晚期,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所指的维新党是()
第6题:
在北宋的新旧党争中一般将苏轼视为()。
第7题:
中国共产党新党员什么时候应当进行入党宣誓?
第8题:
苏东坡为官时的政治倾向是()。
第9题:
民主党
民进党
维新党
新民党
第10题:
新、旧径路里程差额的票价
新、旧径路里程票价差额
分歧站起新、旧径路里程差额的票价
分歧站后新、旧径路里程票价差额
第11题:
第12题:
公明党
新党
新生党
新党魁
社民联
第13题:
支部大会讨论新党员入党时,党员对申请人的意见发生分歧怎么办?
第14题: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和()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15题:
非党积极分子可以参加党的哪些活动:()
第16题:
从自民党分离出来的政党包括()。
第17题:
1933年德国颁布的禁止组织新的政党的法律规定:“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作为惟一的政党存在于德国。”这一规定表明()
第18题:
北宋时期,新党的代表人物有:()
第19题:
据日本共同社3月14日报道,日本民主党党首冈田克也、维新党党首松野赖久等人3月14日下午在日本国会内召开新党磋商会,决定两党合并成立的新党名称为“()”。
第20题:
简述新党旧党的分歧。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骑墙派
中间派
旧党
新党
第23题:
第24题:
听党课并参加学习讨论
党的支委会
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
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
列席党小组生活和支部党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