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之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在21世纪,它是否还具有合理的道德价值?
第1题:
第2题:
材料一: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材料二: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塞缪尔·约翰逊说:“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应当确立怎样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上述名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第3题: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
第4题: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说的是()。
第5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何时代价值?
第6题:
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
第7题:
什么是“宣传”?你认为它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
第8题:
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存在很多为了一己私利践踏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因此,提倡“厚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说明()
第9题:
《关雎》在古代的传统诗学里是讲()。
第10题:
后妃之德
自由爱情
个性解放
孝悌之道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孝悌”之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在21世纪,它是否还具有合理的道德价值?
1传承传统,维护家族稳定和促进繁衍,保持中华文化的可持续性而不至于断层,巩固族群的同一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保守,顽固,不容易接受开放的文化与文明的缺点。
2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
3“孝悌”思想史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你爱你的中国社会,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4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6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持持久的存在价值。
当今社会所讲的和谐,其渊源就来自于孔子的“孝悌”思想。
略
第14题:
在幼儿的发展中,体、智、德、美四育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
第15题:
材料一: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材料二: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塞缪尔·约翰逊说:“有知识而不正直是可怕的。”爱因斯坦说:“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应当确立怎样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的范围之外。”请你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第16题: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的恰当意思是()。
第17题: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与社会犯罪现象有密切关系的包括()
第18题: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格”是什么意思?()
第19题:
对情绪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经典实验有: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
第20题:
关于道德价值观,《尚书》提出()。
第21题:
在资产置换项目审查中,应从()方面审查资产置换价格是否合理。
第22题:
第23题: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中和宽容
谦虚好礼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