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功利性作用源于什么?
第1题:
A、社会美的社会实践性
B、社会美的社会功利性
C、社会美重在内容
D、社会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A. 社会美的社会实践性
B. 社会美的社会功利性
C. 社会美重在内容
D. 社会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第5题:
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第6题:
西方美学一个重要传统是()。
第7题:
科学美的美育作用是什么?
第8题:
以下属于审美的是()
第9题:
审美的非功利性
审美的非自觉性
审美的具象性
审美的个性
第10题:
很潜在
没有功利性
很突出
被升华为形象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功利性
实用性
真实性
重复性
第13题:
A、形象性
B、感染性
C、主观性
D、社会性
E、功利性
第14题:
A.强调美的教育性
B.强调美的政治性
C.突出美的形式性
D.突出美的社会作用
第15题:
第16题:
A. 美的形象性
B. 美的社会功利性
C. 美的实用性
D. 美的感染性
第17题:
审美的功利性作用源于什么?
把审美经验说成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却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审美需要的满足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主体的精神结构,从而间接地满足各种功利性的需要。首先,从对象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尽管所涉及的只是对象的形式,但由于任何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纯粹的形式恰恰不能成为理想的审美对象。其次,从主体的角度看,审美经验尽管要求主体排除各种功利或利害的考虑,从而获得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但由于审美对象本身就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人们的精神结构和思想境界,从而产生一定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启迪作用。
略
第18题:
赞美的作用是什么?
第19题:
“审美的无功利性”是哪个哲人提出的()?
第20题:
第21题:
美的形象性
美的社会功利性
美的实用性
美的感染性
第22题:
社会功利性是美的内在属性
美的社会功利性容易被审美者所察觉
美的社会功利性包括物质功利和精神功利
美的社会功利主要表现在陶冶人的精神方面
第23题:
审丑
审崇高
审卑下
审悲
审喜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