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更多“影响鱼虾摄食的因素有()A、饲料的营养水平B、饲料的诱食性C、饲料的大小D、水温”相关问题
  • 第1题:

    膨化饲料相对于硬颗粒饲料()

    A、膨化饲料含水率高于硬颗粒饲料

    B、膨化饲料颗粒密度高于硬颗粒饲料

    C、膨化饲料加工过程中对维生素的损失更小

    D、膨化饲料能更好地破坏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又称全价饲料,能满足家禽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 A、配合饲料
    • B、浓缩饲料
    • C、预混饲料
    • D、能量饲料

    正确答案:A

  • 第3题:

    配制饲料配方应考虑()因素。

    • A、动物的营养需要
    • B、饲料的营养价值
    • C、饲料安全性
    • D、饲料原料的价格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粉碎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鱼虾饲料比畜禽饲料要求更细的粉碎粒度?


    正确答案: (1)A、粉碎后,饲料的比表面积增大,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B.改善配料、混合、制粒等后续工序的质量,提高这些工序的工作效率
    (2)A、鱼虾的消化能力较弱。
    B.提高了饲料的混合均匀性和颗粒成型能力。
    C.提高了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

  • 第5题:

    某饲料含干物质90%、粗纤维17%,根据该饲料的营养特性应归为第()类。

    • A、能量饲料
    • B、蛋白质饲料
    • C、粗饲料
    • D、风干饲料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饲料的适口性取决于饲料的气味、颜色、滋味、粒度等。在饲料方面影响采食量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 ①饲料的滋味:滋味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的食欲。因而当动物没有选择饲料的余地时,可用其喜好的滋味来提高动物的采食量。
    ②饲料的气味:动物闻到喜爱的食物香味会引起食欲,增加了消化器官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可见气味
    可作为一种诱导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可提高动物的采食量。
    ③饲料的颜色:饲料的颜色在不同程度上刺激动物的食欲,所以有时在饲料中添加色素可适当提高动物的采食量。
    ④饲料的粒度: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应饲喂不同粒度的料,粒度过大或粉碎过细,则使采食量下降。

  • 第7题:

    在配合饲料中使用()完善饲料的营养性,提高饲料效率,促进畜禽生长。

    • A、能量饲料
    • B、蛋白质饲料
    • C、常量矿物质饲料
    • D、饲料添加剂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从饲养的角度出发防止鸡啄癖的措施是()。

    • A、提高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水平
    • B、饲料营养充足、平衡
    • C、增加饲料钙、磷含量

    正确答案:B

  • 第9题:

    肉仔鸡的营养需求特点是()

    • A、要求高能高蛋白水平的饲料
    • B、要求各种养分的比例平衡适当
    • C、要求高纤维的饲料
    • D、要求高钙质的饲料

    正确答案:A,B

  • 第10题:

    问答题
    粉碎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鱼虾饲料比畜禽饲料要求更细的粉碎粒度?

    正确答案: (1)A、粉碎后,饲料的比表面积增大,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B.改善配料、混合、制粒等后续工序的质量,提高这些工序的工作效率
    (2)A、鱼虾的消化能力较弱。
    B.提高了饲料的混合均匀性和颗粒成型能力。
    C.提高了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影响水产饲料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降低饲料系数?

    正确答案: 1)养殖方式:改进养殖方式,采用新型养殖技术;
    2)品种: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良品种进行放养;
    3)水域环境:建立良好的水域环境条件,进行良性生态养殖;
    4)饲料本身:饲料本身的品种、规格、质量及加工工艺水平等因素,对饵料系数的影响;
    5)放养技术:科学合理的放养技术,包括放养密度、放养对象质量、放养操作方法等;
    6)饲养管理、投饲技术:科学的饲养管理、投饲技术可降低饵料系数;
    7)饲料贮存:做好饲料的贮存管理,使用保质期以内的饲料;
    8)天然饵料:注意天然饵料对降低人工饲料系数的促进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比较鱼虾配合饲料与畜禽配合饲料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1)都需要营养全面,完全符合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
    2)都要求脂肪不氧化,不含黄曲霉毒素,不含致病菌,霉菌的细菌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重金属要符合标准;
    3)在物理指标上都要求不发霉变质,无结块及异味、异臭,色泽大小一致,混合均匀度不大于10%。
    不同点:1)原料粉碎粒度不同;
    2)水稳定性不同;
    3)饲料形状有差异;
    4)对饲料营养成分的组成要求不同:蛋白质、无氮浸出物、EFA、维生素、矿物质等需求量存在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饲料加工过程中粉碎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料粉碎越细,饲料在鱼虾消化道中停留时间越长,吸收利用越好

    B、粉碎程度既影响饲料的消化率,也影响饲料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

    C、粉碎细度不够会导致饲料颗粒含粉率高

    D、粉碎可以增加后续工序的效果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能量饲料加浓缩饲料配合而成的饲料已能满足牛羊的营养需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影响水产饲料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降低饲料系数?


    正确答案: 1)养殖方式:改进养殖方式,采用新型养殖技术;
    2)品种: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良品种进行放养;
    3)水域环境:建立良好的水域环境条件,进行良性生态养殖;
    4)饲料本身:饲料本身的品种、规格、质量及加工工艺水平等因素,对饵料系数的影响;
    5)放养技术:科学合理的放养技术,包括放养密度、放养对象质量、放养操作方法等;
    6)饲养管理、投饲技术:科学的饲养管理、投饲技术可降低饵料系数;
    7)饲料贮存:做好饲料的贮存管理,使用保质期以内的饲料;
    8)天然饵料:注意天然饵料对降低人工饲料系数的促进作用。

  • 第16题:

    比较鱼虾配合饲料与畜禽配合饲料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1)都需要营养全面,完全符合饲养动物的营养需要;
    2)都要求脂肪不氧化,不含黄曲霉毒素,不含致病菌,霉菌的细菌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重金属要符合标准;
    3)在物理指标上都要求不发霉变质,无结块及异味、异臭,色泽大小一致,混合均匀度不大于10%。
    不同点:1)原料粉碎粒度不同;
    2)水稳定性不同;
    3)饲料形状有差异;
    4)对饲料营养成分的组成要求不同:蛋白质、无氮浸出物、EFA、维生素、矿物质等需求量存在差异。

  • 第17题:

    饲料按照营养特性分类范畴的是()。

    • A、粗饲料
    • B、能量饲料
    • C、蛋白质饲料
    • D、矿物质饲料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饲料的营养水平对乳成分的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养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也影响乳成分含量。
    2粮中添加脂肪可提高乳脂含量
    3宜的粗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可提高乳脂率
    4中矿物质与饲料中含量的关系不大
    5中维生素与泌乳期日粮中含量有关

  • 第19题:

    饲料是动物的营养来源,大多数饲料都有各自的产品属性和营养属性,其来源、性状、营养价值的高低、加工调制是否适当,都会影响到动物对饲料的利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肉牛饲料按()分为散碎料、颗粒饲料、块(砖)饲料、饼饲料、液饲料等。

    • A、营养成分
    • B、形状大小
    • C、物理形状
    • D、水分含量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多选题
    影响鱼虾摄食的因素有()
    A

    饲料的营养水平

    B

    饲料的诱食性

    C

    饲料的大小

    D

    水温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于饲料加工过程中粉碎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原料粉碎越细,饲料在鱼虾消化道中停留时间越长,吸收利用越好

    B

    粉碎程度既影响饲料的消化率,也影响饲料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

    C

    粉碎细度不够会导致饲料颗粒含粉率高

    D

    粉碎可以增加后续工序的效果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原料粉碎过细会造成粉碎能耗大,在动物消化道中,饲料停留时间短,吸收利用差。

  • 第23题:

    多选题
    饲料分类的依据有()。
    A

    饲料营养特性

    B

    饲料来源

    C

    饲喂对象

    D

    传统习惯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