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加快养分释放、消灭病虫害、缩小有机物料的体积。
更多“简述堆肥的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

    A:低温堆肥法
    B:厌氧堆肥法
    C:绝热堆肥法
    D:好氧堆肥法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简述厌氧堆肥的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酸性发酵阶段和碱性发酵阶段。

  • 第3题:

    高温堆肥的重要目的是杀死其中的病原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堆肥按堆制方法不同分高温堆肥和普通堆肥,多作基肥施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简述堆肥的农业效用?


    正确答案:⑴堆肥的改土作用。
    ①增加土壤有机质
    ②改善土壤结构和功能
    ③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伸长。
    ⑵堆肥的增产作用
    ⑶堆肥农用地不利因素。
    ①产品肥效不高,很少有达到3%的。
    ②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垃圾处理不当导致。
    ③对土壤及作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第6题:

    简述好样堆肥的基本工艺流程。


    正确答案: 原料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以及含水率和碳氮比调整
    原料发酵:二次发酵方式,周期一般要20天
    主发酵:好氧堆肥的中温和高温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
    后发酵:将主发酵的无聊送至后发酵室,堆垛,使之腐熟
    后处理:包括去除杂志和进行必要的破碎处理

  • 第7题:

    问答题
    好样堆肥法有几种工艺?简述各个工艺过程。

    正确答案: 1、静态堆肥工艺:发酵周期50天。操作条件差。用人工翻动,第2,7,12天各翻动一次。在以后35天的腐熟阶段每周翻动一次。在翻动同时可喷洒适量水以补充蒸发水分。
    2、高温动态堆肥工艺:两个阶段。前5~7天为动态发酵,机械搅拌,通入充足空气,好氧菌活性强,温度高,快速分解有机物。发酵7天绝大部分致病菌死亡。7天后用皮带将发酵半成品输送到另一车间进行静态二次发酵,垃圾进一步降解稳定,20~25天完全腐熟。
    3、立仓式堆肥工艺:仓高10~15米,分隔6格。经分选,破碎后的垃圾由皮带输送至仓顶一格,受自重力和栅板的控制,逐日下降至下一格。一周全下降至底部,出料运送到二次发酵车间继续发酵使之腐熟稳定。从顶部至以下五格均通入空气,从顶部补充适量水,温度高,发酵过程极迅速,24h温度上升到50℃以上,70℃可维持3天。之后温度逐渐下降。
    4、滚筒式堆肥工艺:达诺生物稳定法。滚筒直径2~4米,长度15~30米,转速0.4~2.0r/min。滚筒横卧稍倾斜。经分选,粉碎的垃圾送入滚筒,旋转滚筒垃圾随着翻动并向滚筒尾部移动。在旋转过程中完成有机物生物降解,升温,杀菌等过程。5~7天出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堆肥法属于()。
    A

    好氧堆肥法

    B

    厌氧堆肥法

    C

    一般堆肥法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好氧堆肥的基本工艺过程?

    正确答案: 现代化的堆肥生产一般采用好氧堆肥工艺,它通常由前(预)处理、主发酵(亦称一次发酵或初级发酵)、后发酵(亦称二级发酵或次级发酵)、后处理、脱臭及贮存等工序组成。
    ①前处理:往往包括分选、破碎、筛分和混合等预处理工序,主要是去除大块和非堆肥化物料如石块、金属物等。
    ②主发酵:主要在发酵仓内进行。这一阶段是易分解的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热量,使堆温上升。
    ③后发酵:是将主发酵工序尚未分解的易分解有机物和较难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得到完全腐熟的堆肥产品。后发酵可在封闭的反应器内进行,也可在敞开的场地、料仓内进行。
    ④后处理:分选去除前处理工序中没有完全除去的塑料、玻璃、金属、小石块等杂物,并根据需要进行再破碎,或根据土壤情况,在堆肥中添加N、P、K等生产复合肥。
    ⑤脱臭:用物理吸附或化学试剂除去臭味物质如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
    ⑥贮存:堆肥一般是春秋两季使用,在夏秋两季生产的堆肥就需要贮存。可在发酵池中或装袋贮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堆肥的目的。

    正确答案: 加快养分释放、消灭病虫害、缩小有机物料的体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在堆肥过程中如何调节水分和通气状况?

    正确答案: 含水量为原材料湿重的60%左右,堆制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的条件,以加速分解并产生高温,堆制后期要创造较为嫌气的条件,以利腐殖质形成和减少养分损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哪一种不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堆肥方式。()
    A

    自然通风静态堆肥

    B

    强制通风静态堆肥

    C

    强制通风动态堆肥

    D

    筒式发酵仓堆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工分选是利用人工方式将分选的物料按无机和有机、可堆肥和不可堆肥的部分进行分选的过程,通常适用于()。

    • A、小型堆肥场
    • B、中型堆肥场
    • C、大型堆肥场
    • D、精分选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堆肥腐熟过程。


    正确答案: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后熟保肥阶段。

  • 第15题:

    堆肥在堆制的过程中,要进行翻捣或压实,其目的是调节堆肥的()。

    • A、水分
    • B、空气和温度
    • C、碳氮比
    • D、酸碱度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堆肥法属于()。

    • A、好氧堆肥法
    • B、厌氧堆肥法
    • C、一般堆肥法
    •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哪一种不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堆肥方式。()

    • A、自然通风静态堆肥
    • B、强制通风静态堆肥
    • C、强制通风动态堆肥
    • D、筒式发酵仓堆肥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不是污泥堆肥要达到的目的。

    • A、污泥稳定
    • B、杀灭虫卵
    • C、降低含盐量
    • D、农田施肥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问答题
    何谓堆肥法、堆肥化和堆肥?

    正确答案: 堆肥法俗称堆肥。农村将秸秆,落叶,和禽畜粪便和尿用土坑堆集,依靠现存其上的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发酵腐熟后施农田。其产品即称堆肥。后来堆肥法用来处理城市的生活垃圾,延至处理城市所有的有机固体废弃物。
    堆肥化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的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
    堆肥是堆肥化的产品。是优质的土壤改良剂和农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固体废物堆肥化的定义,并分析固体废物堆肥化的意义和作用。

    正确答案: 固体废物堆肥是指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的一种方法。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
    (1)使土质松软,多孔隙,易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增加保水性、透水性及渗水性。
    (2)有吸附阳离子的作用,有助于保住氮、钾、铵等以阳离子形态存在的肥料成分。腐殖质阳离子交换容量是普通粘土的几倍到几十倍。
    (3)腐殖化的有机物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也有助于根系发育和伸长。
    (4)腐殖质有缓冲作用当土壤中腐殖质多时,肥料施得过多或过少,气象条件的稍微恶化,都不易损害土壤的性能。例如水分不足时,腐殖质多可起到类似于缓冲器的作用,防止植物枯萎。
    (5)堆肥是缓效性肥料堆肥中的氮肥几乎都以蛋白质的形态存在,当施到田里时,蛋白质经氮微生物分解成氨氮,在旱地里部分变成硝酸盐氮,两者都是能被吸收的。施用堆肥不会出现施化肥那样短暂有效或施肥过头的情况,由于经过上述过程缓慢持久地起作用,故不致对农作物产生损害。
    (6)腐殖质中某种成分由螯合作用,和酸性土壤中含量较多的活性铝结合后,使其半数变成活性物质,因而能抑制活性铝和磷酸结合的有害作用。
    (7)堆肥是二氧化碳的供给源如与外界空气隔绝的密封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当大量施用堆肥后,罩内较高的温度可促使堆肥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总之,堆肥中的腐殖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使土壤环境保持适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堆肥的用途很广,既可以用作农田、绿地果园、苗圃、畜牧场、庭院绿化、风景区绿化等的种植肥料,也可以做过滤材料、隔音板机制作纤维板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堆肥腐熟过程。

    正确答案: 发热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后熟保肥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好氧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

    正确答案: 1.发热阶段:堆肥堆制初期,主要由中温好氧的细菌和真菌,利用堆肥中容易分解的有机物,如淀粉、糖类等迅速增殖,释放出热量,使堆肥温度不断升高。
    2.高温阶段:堆肥温度上升到50℃以上,进入了高温阶段。由于温度上升和易分解的物质的减少,好热性的纤维素分解菌逐渐代替了中温微生物,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也开始迅速分解。
    3.降温和腐熟保肥阶段:当高温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易于分解或较易分解的有机物已大部分分解,剩下的是木质素等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以及新形成的腐殖质。这时,好热性微生物活动减弱,产热量减少,温度逐渐下降,中温性微生物又渐渐成为优势菌群,残余物质进一步分解,腐殖质继续不断地积累,堆肥进入了腐熟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高温堆肥堆制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A.发热阶段,蛋白质、糖类、淀粉等易分解物质迅速分解,常温~50℃,产热增加,中温好气性微生物为主(芽孢细菌、霉菌)。
    B.高温阶段,复杂化合物(纤维素等)强烈分解;腐殖质产生;50℃-60℃-70℃,产热继续增加,好热性的高温性微生物。
    C.降温阶段,难分解的木质素和新形成的腐殖质,<50 产热减少中温性微生物。
    D.腐熟保肥阶段,C/N为10-20:1,腐殖质含量显著增加稍高于气温产热明显减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