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
    解析: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从对经济主体的需求动机的研究出发的。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 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符预料的紧急支付;③投机动机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冇货币。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件货币需求(L2)。而货币总需求(L)等于货币的交易需求(L1)于投机需求(L2)之和。对于交易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与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有关,若用国民收人(Y)表示这个量,则货币的交易性滞求是国民收人的函数,表示为L1=L1(Y)。而且,收入越多,交易性需求越多,因此,该函数是收人的递增函数。对于投机性需求,凯恩斯认为它主要与货币市场的利率(i)有关,而且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多,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表示为 L2=L2(i)。也就是说,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人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 第2题:

    关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相对性
    B.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用了大量心理分析法
    C.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来研究
    D.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由利率的高低决定

    答案:A
    解析:
    考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选项A错误。

  • 第3题:

    评价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
    解析: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M1+M2 =L1(Y)+L2(r),其中,M为货币总需求,M1是指由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y为收入水平,M1为收入水平Y的函数,M2为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r为利率,M2为利率r的函数。 (2)货币需求理论的含义如下: 1)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把货币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理论进行突破的主要表现。 2)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交易媒介是货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存在稳定的关系,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水平稳定的正向函数。收入越多,此项货币需求越大;收入越少,此项货币需求也就越小。人们所拥有的依赖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不仅出于交易动机,而且还出于预防动机,即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情况而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都很不敏感。 3)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间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里的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因为凯恩斯把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货币无收益,债券有收益但价格波动。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及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如果整个经济中有许多投机者,而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了当前利率水平的减函数。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4)就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问题,凯恩斯又进行了特殊情况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藏起来。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被称为西方经济理论的革命,其突出贡献是:深入探讨了货币需求动机,提出了以投机需求为中心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而把利率变量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这一“革命”为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把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和市场利率联系在一起,这就否定了传统数量论者关于货币数量直接决定商品价格的说法,使货币成为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对通过收入政策和利率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凯恩斯把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前者取决于收入所得,与利率无关,但一些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有较大影响。任何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的形式存在。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待需要时再变现,人们持有现金的成本等于将有息资产转换为现金的实际成本和持有现金丧失的利息收入之和。因此,货币的需求不但与利率有关,而且关系极大。 2)凯恩斯在货币投机需求理论中认为,人们对未来变化的预计是自信的,并在自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债券。由于个人预计不同,因此总有一部分人持有货币,另一部分人持有债券,二择其一,而不是两者兼有。然而现实情况往往与凯恩斯的理论不吻合,即投资者对自己的预期往往是犹豫不定的。一般人对财富持有选择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持有债券,即人们持有财富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资产组合,而不是单一资产。 (4)20世纪50年代,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在深人研究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时发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还存在缺陷,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些新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鲍莫尔一托宾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相当敏感的“平方根定律”,二是托宾的多样化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影响的“资产选择理论”。

  • 第4题: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正确答案: (1)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是由人们的交易、谨慎和投机三种动机引起的。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反方向变动),即货币需求为:L=L1(Y)+L2(r)。特别是,当利息率足够低时,人们预计有价证券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把货币留在手中。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向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2)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是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此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利息率轴的直线。
    (3)利率的决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决定市场均衡利率的大小。当利率高于均衡利率时,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即人们持有了超过意愿的货币量,因此,人们会将手中的货币换成有价证券,从而利息率下降。相反,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则货币需求超过货币供给,这时人们感到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就要下降,亦即利率要上升。只有当货币供求相等时,利率才不再变动。

  • 第5题:

    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增加了(),这是他与古典货币需求理论的不同之处。

    • A、投机性货币需求
    • B、预防性货币需求
    • C、支付性货币需求
    • D、交易性货币需求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古典货币数量论主要包括()。

    • A、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
    • B、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 C、剑桥方程
    • D、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简述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正确答案:(1)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利率仅限于债券利率,收入为即期的实际收入水平。而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利率则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收入则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以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为基础的,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则对利率不敏感。
    (3)凯恩斯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高度稳定。
    (4)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一个间接作用的过程,即经由利率、投资及投资乘数作用而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弗里德曼则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则直接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变动,所以货币是决定总支出的主要因素。

  • 第8题: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1)行为人持有货币出于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前二者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后者随着利息率下降而增加。
    (2)当利息率很低时,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弹性无限大——流动陷阱。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正确答案: 1)货币需求的三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2)由三动机产生三种货币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的分析。

    正确答案: 动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人们为什么需求货币?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古典学派的理论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 由于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众多,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国民收入,而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所以货币需求就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也就是为了满足交易需要而必须持有的货币量。现金余额说认为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存量Md与名义国民收入保持固定的或稳定的比例。凯恩斯认为持有货币有三个动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
    古典学派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因而货币的作用是做为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
    而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除了要做为交易和预防手段,还为了价值贮存,通过持有货币,保留财富或价值或利用有利的时机增加财富或价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正确答案: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是因为流动性偏好;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基于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货币需求函数为:Md/P=f(i,Y);在特殊的流动性陷阱和古典区域阶段,通过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的做法会失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


    答案:
    解析: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关于“资产”的范围不同。弗里德曼的“资产”概念要宽泛得多。凯恩斯所考虑的仅仅是货币与作为债券的生息资产之间的选择;而弗里德曼关注的资产除货币以外还有股票、债券和实物资产。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与实物是相互替代的,因此,他将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因素。这暗示着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直接地影响社会总支出的变化。 (2)对于货币的预期收益率的看法不同。凯恩斯认为,货币的预期收益率为零,而弗里德曼则把它当作一个会随着其他资产预期报酬率的变化而变化的量。比如,当市场利率上升引起其他资产预期收益率上升时,银行就会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存款来发放贷款,从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也就会随之上升。(3)关于“收入”的内涵不同。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实际收入水平”。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恒久收入水平”,即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收入水平。 (4)货币需求函数的性质不同。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是不稳定的,而弗里德曼认为,由于作为财富代表的恒久收入在长期内取决于真实生产因素的状况,其变动是相对稳定的;银行竞争使利率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少,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因而,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是可以预测的。 (5)影响货币需求的侧重点不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非常强调利率的主导作用,认为,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变动,最终必然影响到货币需求量。而弗里德曼则强调恒久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性,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 第14题:

    下面哪个学派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了人的偏好因素? ( )

    A.货币主义学派
    B.现金交易数量说
    C.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D.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不同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货币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人的偏 好引人货币需求函数中。

  • 第15题: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正确答案: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货币的交易需求是人们为了日常交易而对货币的需求。货币的交易需求由国民收入决定,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货币的预防需求是人们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预防需求也由国民收入决定,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货币的投机需求是人们为把握有利的生息资本而持有货币的愿望,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化。
    凯恩斯的后继者进行了补修:第一是L1不仅仅是国民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第二,L2也不仅仅是利率的函数,人们多样化的资产选择也会影响投机性货币需求。

  • 第16题:

    试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有关人们持有货币动机的内容。


    正确答案: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有关人们持有货币动机可分为三点:
    1、交易动机,即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顺利进行而必须保留货币的动机,包括所得动机和营业动机,所得动机是指主体个人及家庭在未获得下期收入之前,用于交易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营业动机是指企业在未获得营业收益之前,为支付营业费用需持有货币的动机。
    2、预防动机,是指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除去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为储存价值或财富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 第17题:

    人们为什么需求货币?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古典学派的理论有何差异?


    正确答案: 由于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众多,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国民收入,而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所以货币需求就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也就是为了满足交易需要而必须持有的货币量。现金余额说认为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存量Md与名义国民收入保持固定的或稳定的比例。凯恩斯认为持有货币有三个动机: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
    古典学派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因而货币的作用是做为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
    而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除了要做为交易和预防手段,还为了价值贮存,通过持有货币,保留财富或价值或利用有利的时机增加财富或价值。

  • 第18题: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

    • A、价格理论
    • B、供给理论
    • C、有效需求理论
    • D、货币理论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的货币需求包括()。

    • A、投机性货币需求
    • B、预防性货币需求
    • C、支付性货币需求
    • D、交易性货币需求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正确答案: (1)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利率仅限于债券利率,收入为即期的实际收入水平。而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利率则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收入则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以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为基础的,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低,则对利率不敏感。
    (3)凯恩斯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函数高度稳定。
    (4)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一个间接作用的过程,即经由利率、投资及投资乘数作用而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弗里德曼则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则直接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变动,所以货币是决定总支出的主要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正确答案: (1)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也是利率的函数
    (2)认为人们多样化的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凯恩斯“流动偏好”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及其政策意义。

    正确答案: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人们愿意保持货币的一种心理倾向。由于货币比起其他资产来讲,具有最充分的流动性和灵活性,需求货币便是偏好流动性或灵活性,因此,货币需求的实质就是流动偏好或灵活偏好。他认为,货币需求动机有四点:①所得动机,即经济单位、个人及家庭为应付商品与劳务支出,在收入与支出的一段时间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②营业动机,即企业在支付营业费用及获得营业收益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③预防动机或谨慎动机,即为防备意外或不时之需,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④投机动机,即为了随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购买债券进行投机牟利,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四种动机中,由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由第三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为预防性货币需求;由第四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为资产性或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预防性货币需求主要目的还是应付交易,因此,也可视为交易需求。这样,全社会的货币需求总量就可以概括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之和。凯恩斯得出货币的总需求量就是:
    M=M1+M2=L1(Y)+L2(R)
    其中,M1表示满足交易需求的货币需要量,L1表示决定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函数,Y表示国民收入,M2表示满足资产需求的货币需要量,L2表示决定于利率水平的货币需求函数,R表示利率。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货币需求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利率有关,它是收入的增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进而对货币供给的经济后果产生重要影响。假定经济中仅有两种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一种是货币,它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没有收益;另一种是长期债券,它有收益但不具有流动性。在资产选择中,人们往往普遍存在着对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的偏好,如若放弃这种偏好而选择持有债券,除非是市场一般利率水平高,持有的债券在将来可高价售出而为其带来收益。因此,当利率已降到某一无可再降的低点以后,人们会预期未来的利率将上升,债券的价格将下降,这样就会把原先持有的债券全部换成货币。“流动偏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即“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通过利率降低诱使投资扩大,进而增加就业,增加产出。但是,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拉动总需求的作用,要受货币需求状况的影响,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时,增加的货币供给大都被增加的货币需求所吸收,而很难刺激投资,使总需求扩大。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增加的货币供给则完全被货币需求所吸收,利率不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债券价格不再上升,投资不会受到刺激,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正确答案: (1)第一次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2)推出货币需求函数,即:Md=M1+M2=L1(y)+L2(r),说明的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Y的函数,且与收入正相关;而由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水平R的函数,且与利率负相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