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理通货紧缩,宜采用()。A、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C、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题目

为治理通货紧缩,宜采用()。

  • A、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 B、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 C、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 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相似考题
更多“为治理通货紧缩,宜采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案例,回答 81~85 题:

    1998年—2002年,我国出现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为反通货紧缩,我国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使经济从2003年开始至今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第 81 题 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适时地实行了( )的货币政策。

    A.积极

    B.稳健

    C.扩张

    D.紧缩


    正确答案:C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我国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 第2题:

    关于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主义政策主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以稳定通货、反对通货膨胀为前提条件
    B.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无能为力
    C.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柱作用的经济变量
    D.反对政府干预

    答案:B
    解析:
    货币主义的两点主张值得关注:一是认为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柱作用的经济变量,二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只能产生排挤效应,不能产生乘数效应。

  • 第3题: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面对通货紧缩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正确答案: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是指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表现出物价与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的现象。
    (1)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通货紧缩使社会财富缩水。因为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全社会物价水平普遍下降,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其资产价格相应降低。
    ②通货紧缩对经济具有促退作用。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物价水平持续和普遍下跌使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一方面,利润减少或者亏损,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减产或停产,全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从而减少消费需求。
    ③通货紧缩减就业机会。生产企业纷纷减产停产,下岗人员增加,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矛盾将十分尖锐。
    (2)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①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为企业产品出口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通过竞争,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②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削减过剩落后的生产能力。坚决关闭那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主、经济要求的企业,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③实行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向金融机构增发政策性金融债券,扩大再贴现规模等。
    ④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改善政府投资,拓宽非国有经济的投资渠道,打破行业垄断,收缩国有经济规模,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收入,降低人们的通货预期。

  • 第4题:

    治理通货紧缩主要采取()。

    • A、扩张性政策
    • B、紧缩性政策
    • C、增加商品供应量
    • D、物价收入管制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简述通货紧缩造成的后果及治理对策?


    正确答案:和通货膨胀一样,通货紧缩也是有危害的,并且在某个阶段危害可能会更大。包括: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破坏信用关系;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等。
    可见,通货紧缩也许在短期内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从长远看,是不利于社会消费和投资,并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治理对策:扩大有效需求,如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 第6题:

    请你结合我国通货紧缩的发展过程,谈谈应如何有效地治理通货紧缩。


    正确答案:(1)中国通货紧缩的发展过程。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从1994年底达到21.7%的峰值后逐年回落,到1996年10月,生产资料批发价格首先出现负增长,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零售商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也相继变成负增长。企业生产率降低、群众收入增长趋缓、市场消费不旺,下岗职工增加等等与中度通货紧缩相联系的问题相继出现,并日益加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国外净需求大幅度降低,国内需求也相对不足,经济增长率继续下降,物价水平也持续下跌,通货紧缩已经明显显现。1999年趋于严重。
    (2)治理通货紧缩应采取以刺激支出为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通常被定义为需求管理政策,它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构成。
    (3)中国政府在1998年第四季开始动用财政政策刺激内需,即所谓的“积极财政政策”,具体做法是:增加支出,减免商品房交易税、开征利息税等。
    (4)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中国政府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三项核心内容:
    一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是通过中央银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主义政策主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稳定通货、反对通货膨胀为前提条件

    B

    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紧缩无能为力

    C

    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柱作用的经济变量

    D

    反对政府干预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治理通货紧缩可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治理通货紧缩可以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第10题:

    填空题
    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一般物价水平()其合理的水平,因此治理通货紧缩的直接目标是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回到其正常的水平。

    正确答案: 低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治理通货紧缩的主要宏观政策包括:积极的()政策和()政策。

    正确答案: 财政,货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你结合我国通货紧缩的发展过程,谈谈应如何有效地治理通货紧缩。

    正确答案: (1)中国通货紧缩的发展过程。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从1994年底达到21.7%的峰值后逐年回落,到1996年10月,生产资料批发价格首先出现负增长,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零售商品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也相继变成负增长。企业生产率降低、群众收入增长趋缓、市场消费不旺,下岗职工增加等等与中度通货紧缩相联系的问题相继出现,并日益加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国外净需求大幅度降低,国内需求也相对不足,经济增长率继续下降,物价水平也持续下跌,通货紧缩已经明显显现。1999年趋于严重。
    (2)治理通货紧缩应采取以刺激支出为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通常被定义为需求管理政策,它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构成。
    (3)中国政府在1998年第四季开始动用财政政策刺激内需,即所谓的“积极财政政策”,具体做法是:增加支出,减免商品房交易税、开征利息税等。
    (4)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中国政府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三项核心内容:
    一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是通过中央银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治理通货紧缩。()


    答案:错
    解析: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贷款利率上升,投资成本上升,通货紧缩加剧,无法达到治理通货紧缩的目的。

  • 第14题:

    边坡治理,采用重力式挡墙高度宜小于()

    A.8m
    B.10m
    C.12m
    D.14m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142-145
    边坡治理,采用重力式挡墙高度宜小于12.0m。

  • 第15题:

    治理通货紧缩的主要宏观政策包括:积极的()政策和()政策。


    正确答案:财政;货币

  • 第16题:

    在通货紧缩条件下,一般物价水平()其合理的水平,因此治理通货紧缩的直接目标是促使一般物价水平回到其正常的水平。


    正确答案:低于

  • 第17题:

    治理通货紧缩可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不包括()。

    • A、扩大有效需求
    • B、增加财政赤字
    • C、增加税收
    • D、引导公众预期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通货紧缩造成的后果及治理对策?

    正确答案: 和通货膨胀一样,通货紧缩也是有危害的,并且在某个阶段危害可能会更大。包括: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破坏信用关系;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等。
    可见,通货紧缩也许在短期内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从长远看,是不利于社会消费和投资,并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治理对策:扩大有效需求,如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为治理通货紧缩,宜采用()。
    A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B

    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C

    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D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为治理通货紧缩,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其可以采取得具体措施包括()。
    A

    下调利率

    B

    增加对企业的贷款

    C

    增加对居民的消费贷款

    D

    疏通储蓄装化为投资的渠道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供应学派主张通过降低税率促进生产发展,治理通货紧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面对通货紧缩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正确答案: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是指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表现出物价与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的现象。
    (1)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通货紧缩使社会财富缩水。因为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全社会物价水平普遍下降,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其资产价格相应降低。
    ②通货紧缩对经济具有促退作用。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物价水平持续和普遍下跌使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一方面,利润减少或者亏损,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减产或停产,全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从而减少消费需求。
    ③通货紧缩减就业机会。生产企业纷纷减产停产,下岗人员增加,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矛盾将十分尖锐。
    (2)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①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为企业产品出口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通过竞争,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②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削减过剩落后的生产能力。坚决关闭那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主、经济要求的企业,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③实行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向金融机构增发政策性金融债券,扩大再贴现规模等。
    ④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改善政府投资,拓宽非国有经济的投资渠道,打破行业垄断,收缩国有经济规模,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收入,降低人们的通货预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