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师夏的经济理论核心是()。
第1题:
简述巴师夏的服务价值论
“价值就是两项交换的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世界上第一次有价值观念是这样一种情况:某人对他兄弟说,‘你替我做这事,我帮你做那事’。他们两人都同意了,因为这时人们第一次可以说:两项交换的劳务价值相等。”
第2题:
第3题:
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理论基础是()。
第4题:
巴师夏的服务价值论
第5题:
巴师夏是如何论证其“经济和谐论”的?
第6题:
巴斯夏的经济和谐理论包括服务价值论和服务报酬论。
第7题:
19世纪30年代经济学论战的主题有()。
第8题:
构成凯里“阶级调和论”理论基础的价值论是()
第9题:
价值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第10题:
巴师夏的经济理论核心是()。
第11题:
劳动价值论
财富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稀缺价值论
第12题:
劳动价值论
动态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静态价值论
均衡价值论
第13题:
厐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内容有哪些?
(1)厐巴维克首先把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但认为主观价值是价值论的根本问题,客观价值是由主观价值决定的。什么是主观价值?他说:“主观价值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什么是客观价值呢?厐巴维克说:“客观价值指的是一种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或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有多少种和人有关的客观成果,就有多少种价值。食品有营养价值,木材和煤炭有发热价值,肥料有肥田价值,爆炸物有爆炸价值等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客观价值是什么呢?他认为是“用它来换得一定量其他经济财货的可能性”,即货物的“交换能力”、“购买力”或“客观交换价值”。
(2)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价值是主体、是本质,客观价值是主观价值的产物,因此,厐巴维克认为,解释主观价值的本质、起源以及价值量的决定等,是价值论的根本问题。
(3)对价值量的评定,厐巴维克利用戈森定律,把主观效用和边际概念结合起来加以说明。他提出了两种分级:①需要种类的分级,即不同种类的物品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而级别也是不同的。②同一种类需要的分级。
第14题:
第15题: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是()的体现。
第16题:
怎样理解巴师夏的和谐经济论?
第17题: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
第18题:
庞巴维克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
第19题:
提出“节欲论”的经济学家是()
第20题:
马克思的货币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而西方货币理论是建立在()基础上。
第21题:
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经济学依据是()。
第22题:
效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再生产费用论
服务价值论
第23题:
第24题:
效率论
效用论
劳动价值论
主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