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投入-产出循环是指将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企业家这些投入要素转化成产品。我们为了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企业家。以服装生产行业为例,我们要生产出服装,必须有土地和水作为土地要素,机械师、服装设计师和其他劳动者的脑力和智力作为劳动力要素,棉花、布匹、剪刀、铅笔、计算机等其他生产设备作为资本的要素,厂长或者业主作为企业家的要素。四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服装产品。
更多“请以某一行业为例,论述其投入—产出循环。”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植物病害循环?请以苹果星病为例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病害循环是指侵染性病害从寄主植物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主要涉及:(1)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2)病原物的传播;(3)病原物的初侵染到再侵染三个问题。苹果黑星病菌在受侵染的枯死落叶上以腐生方式越冬并产生子囊壳。春季子囊壳成熟,产生的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生长的叶片和果实上,引起初次侵染。在适宜的条件下,由初次侵染发病部位产生的无性孢子经过气流传播引起再次侵染。再次侵染可以发生多次。秋季苹果落叶后,病菌又在落叶上越冬。越冬后的病菌,经传播引起苹果下一生长季节的发病。

  • 第2题:

    以下是某年某省三大产业投入产出简表。

    请根据以上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判断,在下面备选中选出正确答案。
    根据投入产出简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为()。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成本管理有效化就是(),以最少的人力完成成本管理工作。

    A、以最少的投入获相同的产出
    B、以最大的投入获最多的产出
    C、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产出
    D、以最大的投入获最少的产出

    答案:C
    解析:
    所谓成本管理有效化,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促使施工项目经理部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二是可以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第4题:

    供热投入步骤(以#4机组为例)?


    正确答案: 1、检查#4机组负荷在230MW以上,主汽压力、温度正常。
    2、检查#4机组供热蝶阀在全开状态。
    3、在#4机DEH连通阀控制画面内按下“供热方式”按钮,检查“供热方式”按钮及“LV阀控”按钮显示红色,在DEH主控制画面点击“LV阀控”内“减”按钮,缓慢关小供热蝶阀,注意供热蝶阀反馈正常,检查四抽压力相应升高。
    4、当#4机四抽压力高于对外供热母管压力0.05MPa时,开启#4机四抽对外供热快关门前疏水手动门,开启四抽对外供热逆止门前疏水手动门,开启四抽对外供热疏水母管有压疏水手动总门,开启对外供热电动门前无压疏水手动门,开启四抽对外供热快关阀,暖管至四抽对外供热电动门前。
    5、开启Ⅰ期供热母管#1--#19疏水二次门及#2、#4机四抽对外供热电动门后疏水二次门,对Ⅰ期供热母管进行疏水。
    6、#4机四抽对外供热管路系统暖管完毕后,关闭四抽对外供热管路系统上的所有疏水手动门。
    7、当#4机四抽压力高于Ⅰ期供汽母管压力0.05MPa时,检查供热母管疏水充分后,部分开启#4机对外供热电动门,检查#4机对外供热温度(该测点位于#4机对外供热电动门后)升高,控制温升率为3~5℃/min。
    8、逐渐开启#4机对外供热电动门,检查#4机对外供热流量逐渐增加,注意汽轮机本体各参数变化;#4机对外供热温度升至320℃以上变化缓慢时,全开#4机对外供热电动门(控制供热流量不超过20t/h)。
    9、#4机对外供热电动门开启后注意Ⅰ期供热母管温度(测点位于#1机段供热母管上)变化,控制温升率为3~5℃/min。
    10、Ⅰ期供热母管温度升至300℃以上变化缓慢时,关小Ⅰ期供热母管#1--#19疏水二次门及#2、#4机四抽对外供热电动门后疏水二次门至正常状态。
    11、根据生产需要调整#4机供热蝶阀,增减热负荷率不得大于4--5t/min,注意四抽压力应始终高于供热母管压力0.05MPa,四抽压力最高不得超过1.10MPa。

  • 第5题:

    怎样通过汇总及扣减页面在投入产出页面查询一旬数据?论述其过程。


    正确答案: 1、选择MES工厂,选择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后查询(以2008-5-1到2008-5-10为例)
    2、在待选列表中选择1-10号的10个数据,并添加到已选列表中
    3、在已选列表中选中所有时间,操作选项都为加
    4、合计开始时间为2008-5-1,合计结束时间为2008-5-10,点“开始”
    5、打开装臵投入产出页面,开始时间为2008-5-1,结束时间为2008-5-10,点“查询”

  • 第6题:

    以某一流域为例,分析其水量平衡。


    正确答案: 对于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保持一致的流域。没有水从地下或地表流入本流域。给定时间段水量平衡方程为:P=E+R+△S;如果所取计算时段为一年,则为闭合流域年水量平衡方程,如△S为正值,表示年内的降水一部分消耗于径流蒸发,其余储存在流域之内;△S为负值,表示年径流和蒸发不仅来源于降水,还有一部分取自流域原有的储水量。
    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E+R可知,对于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流域的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之和,可见,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量平衡中的基本要素。

  • 第7题:

    论述两国制订相互报复性经济政策的原因和后果,分别以某一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为例?


    正确答案: 在现代世界经济中,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通讯、交通技术的进步,这种市场全球化、生产国际化不断加深,因此,一个国家发生事情,包括政府行为导致的事情,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国际经济政策的外部经济或不经济。
    (1)对内政策的相互影响:
    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甲国和乙国,他们的规模相似,假设在最出状态,甲国和乙国在最优政策水平下的政府开支分别是GO和G’O。而后,两国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G1>GO,这时,两国都可以增加收入而不使国际收支恶化。但是,两国同时扩张的可能性不大,且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本国国际收支产生逆差,两个国家都不会实际扩张。
    因此,需要在两国间进行某种形式的政策协调,才有可能增加两国的福利,从而取得国际上的帕累托最优结果。
    (2)对外政策的相互影响:
    同上文,如果甲国和乙国只有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种选择,其实施特定政策对本国的益处是:
    a、两国都实行自由贸易,则双方都获利;
    b、两国都实行保护主义,结果两败俱伤,但对各自国家来讲并不是最坏的,因为毕竟保护了本国部分集团的利益;
    c、如果甲国采取自由主义,乙国采取保护主义,则对甲国来说情况比对都采取保护更糟;
    d、如果乙国采取自由主义,甲国采取保护主义,则对乙国来说情况比对都采取保护更糟;
    在上述的分析中,虽然两国同时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会使两国都获利,但各国决策者都不能确定其伙伴国是否会严格守信,这种困境被称作为“囚徒的困境”,因此,只有在各国制定了自由贸易协定并能保证其被遵守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帕累托最优。

  • 第8题:

    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问题。


    正确答案:手段

  • 第9题:

    问答题
    以某一行业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及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一方面迅速扩大了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允许民营、外资企业进入,两方面合力导致许多产业经历了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的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一些行业集中度逐渐回升,例如电视机、汽车等制造业;也有一些产业集中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例如种植业、零售业等。当然,我国还有个别产业没有经历改革开放的深度洗礼,产业集中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如石油开采、冶炼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两国制订相互报复性经济政策的原因和后果,分别以某一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为例?

    正确答案: 在现代世界经济中,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通讯、交通技术的进步,这种市场全球化、生产国际化不断加深,因此,一个国家发生事情,包括政府行为导致的事情,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国际经济政策的外部经济或不经济。
    (1)对内政策的相互影响:
    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甲国和乙国,他们的规模相似,假设在最出状态,甲国和乙国在最优政策水平下的政府开支分别是GO和G’O。而后,两国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G1>GO,这时,两国都可以增加收入而不使国际收支恶化。但是,两国同时扩张的可能性不大,且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本国国际收支产生逆差,两个国家都不会实际扩张。
    因此,需要在两国间进行某种形式的政策协调,才有可能增加两国的福利,从而取得国际上的帕累托最优结果。
    (2)对外政策的相互影响:
    同上文,如果甲国和乙国只有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种选择,其实施特定政策对本国的益处是:
    a、两国都实行自由贸易,则双方都获利;
    b、两国都实行保护主义,结果两败俱伤,但对各自国家来讲并不是最坏的,因为毕竟保护了本国部分集团的利益;
    c、如果甲国采取自由主义,乙国采取保护主义,则对甲国来说情况比对都采取保护更糟;
    d、如果乙国采取自由主义,甲国采取保护主义,则对乙国来说情况比对都采取保护更糟;
    在上述的分析中,虽然两国同时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会使两国都获利,但各国决策者都不能确定其伙伴国是否会严格守信,这种困境被称作为“囚徒的困境”,因此,只有在各国制定了自由贸易协定并能保证其被遵守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帕累托最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以某一行业为例,论述其投入—产出循环。

    正确答案: 投入-产出循环是指将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企业家这些投入要素转化成产品。我们为了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企业家。以服装生产行业为例,我们要生产出服装,必须有土地和水作为土地要素,机械师、服装设计师和其他劳动者的脑力和智力作为劳动力要素,棉花、布匹、剪刀、铅笔、计算机等其他生产设备作为资本的要素,厂长或者业主作为企业家的要素。四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服装产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投入-产出循环

    正确答案: 指将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企业家这些投入要素转化成产品的一种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某地区2010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为12亿元,其中中间投入为4亿元; ②工业总产出为35亿元,其中中间投入为25亿元; ③建筑业总产出为15亿元,其中中间投入为10亿元; ④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为10亿元,其中中间投入为5亿元; ⑤其他行业总产出为12亿元,其中中间投入为6亿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有( )。

    A.收入法

    B.支出法

    C.生产法

    D.产品法


    正确答案:ABC
    (1)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体统计”,《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195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对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体统计一般称为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增加值之和。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 第14题:

    项目建设主要经验与教训应从( )四个层面分别进行分析。

    A:项目、企业、行业、宏观
    B: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影响
    C:项目、企业、直接目的、宏观影响
    D:投入、产出、行业、宏观影响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战略评估以投入与产出比例为基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以一种蔬菜为类例,结合蔬菜的生物学特性论述其栽培技术?


    正确答案:形态特性黄瓜起源于温暖潮湿地带。根系分布浅,在5—25厘米的土层中。对氧气要求严格,栽培时要选择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肥沃湿润土壤,移苗时避免伤根,要多带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生长发育适温15—30℃,最适温为25—30℃。耐寒性差,10℃以下生长缓慢,5℃以下有受冻害的可能,0℃以下植株会冻死。35℃以上植株生长不良,38℃以上时,黄瓜根系停止生长。(2)光照:黄瓜的光饱和点为5.5万lx,补偿点为0.15—0.2万lx,最适光照,强度为4万-5万lx。(3)水分:黄瓜根系浅,叶片大,耗水量大,所以喜湿,但又怕涝。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85%-95%,空气相对湿度为白天80%,夜间90%。(4)土壤肥料:由于根系不发达,吸肥能力弱,所以应选用富含有机质、疏松通气、排灌良好的微酸性或弱碱性土壤,pH值6.5为宜。黄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以吸收钾最多,氮次之,再次是钙、磷、镁等元素。(5)气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03%,远不能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需要。因此,可通过增施农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第17题:

    投入-产出循环


    正确答案:指将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企业家这些投入要素转化成产品的一种方式。

  • 第18题:

    论述以农业民俗的基本内容为例论述物质生产民俗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地域性:人们大众进行物质生产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依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以农业民俗中农业生产过程习俗为例,北方产麦区使用犁犁地时,一般采用牛、驴或人力牵引,基本采用“搅着犁”和“伏着犁”相间各种犁法。而在南方水稻产区,犁田以前一般要先灌水,犁后耙两遍。
    2.季节性:人与自然斗争,受自然现象的规律制约,从而形成随天体运转,气象变化而变化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以农业民俗中卜农事丰歉,祈福习俗为例,各地普遍流行的正月十九(或)二十五盼丰收的“添仓节”。
    3.功能性: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它具有直接的功能作用。例如农业民俗中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是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之一。
    4.科学性:物质生产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生产对象及其规律的长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具有科学意义。如农业民俗中农业禁忌习俗,是农民对农业生产实践规律的经验性认识的一种总结。例如,二月一日忌鸟雀;惊蛰在墙角撒石灰,可以避虫蛇;立秋农家禁止家人在田间行走,否则秋收减产等都反映了当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认识状况及某些可供借鉴的东西。

  • 第19题:

    论述幕墙的特点及缺点(以玻璃幕墙为例)。


    正确答案: 1、优点:
    (1)富的装饰效果
    (2)量轻施工简便、工期短
    (3)维修方便
    2、缺点:
    (1)价高
    (2)材料及技术要求高
    (3)幕墙的反射光线影响周围环境

  • 第20题:

    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先锋小说在叙事上的探索。


    正确答案:先锋小说主要的文本特征表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消解。如马原的小说。他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更重要地位的人,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他不仅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新的理解。在其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中,马原通过元叙事的手法,不但反讽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情节的连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现实整体性与真实性,还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确实性,动摇了小说的“似真幻觉”。
    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将“叙述”和“语言”视为小说写作活动的全部意义显然过于偏颇,它对意义的放逐也使自身丧失了广泛的交流基础。

  • 第21题:

    问答题
    请以噬菌体为例论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正确答案: 请以噬菌体为例论述病毒的增殖过程。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病毒。一个典型的噬菌体的生活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染阶段、增殖阶段和成熟阶段。感染阶段噬菌体侵染寄主细胞的第一步是“吸附”,即噬菌体的尾部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然后进行“侵入”。先通过溶菌酶的作用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打开一个缺口,尾鞘像肌动球蛋白的作用一样收缩,露出尾轴,伸入细胞壁内,如同注射器的注射动作,噬菌体只把头部的DNA注入细菌的细胞内,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壁外,不参与增殖过程。增殖阶段噬菌体DNA进入细菌细胞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细菌的DNA合成停止,酶的合成也受到阻抑,噬菌体逐渐控制了细胞的代谢。噬菌体巧妙地利用寄主(细菌)细胞的“机器”,大量地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形成完整的噬菌体颗粒。噬菌体的形成是借助于细菌细胞的代谢机构,由本身的核酸物质操纵的。据观察,当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细菌的细胞质里很快便充满了DNA细丝,十分左右开始出现完整的多角形头部结构。噬菌体成熟时,这些DNA高分子聚缩成多角体,头部蛋白质通过排列和结晶过程,把多角形DNA聚缩体包围,然后头部和尾部相互吻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子代噬菌体。成熟阶段噬菌体成熟后,在潜伏后期,溶解寄主细胞壁的溶菌酶逐渐增加,促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感染细胞,可以直接看到细胞的裂解现象。T2噬菌体在37℃下大约只需四十分就可以产生100个~3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又去侵染邻近的细菌细胞,产生子二代噬菌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以某一流域为例,分析其水量平衡。

    正确答案: 对于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保持一致的流域。没有水从地下或地表流入本流域。给定时间段水量平衡方程为:P=E+R+△S;如果所取计算时段为一年,则为闭合流域年水量平衡方程,如△S为正值,表示年内的降水一部分消耗于径流蒸发,其余储存在流域之内;△S为负值,表示年径流和蒸发不仅来源于降水,还有一部分取自流域原有的储水量。
    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E+R可知,对于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流域的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之和,可见,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量平衡中的基本要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问题。

    正确答案: 手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