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小组活动的经验分享环节中,组员们在社工小蔡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讨论与分享,但小蔡发现组员小丽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小蔡较适宜的表达有()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小丽听好友抱怨,本地服装店的售货员特别粗鲁,店主好像对顾客不感兴趣,于是小丽萌生了开一家服务态度好的服装店的想法,小丽这种获取企业想法的方法属于:()
第7题:
社工小梅在为中学生策划旨在提升环保意识的小组活动方案。在小组开始阶段,她设计了相互介绍和热身游戏等活动;在小组中期转折阶段,她设计了适合中学生的有助于解决小组成员角色冲突的情景剧,并讨论彼此在小组活动中的成长经验:在小组后期成熟阶段,她设计了加强组员间信任、支持的活动。小梅在设计小组活动时.运用的技巧有()
第8题:
利用自己的经验
调查你所处环境的自然资源
调查你所居住地区的企业
利用别人的经验
第9题:
小欢,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是否觉得你这样说话会伤害小莫呢?
小莫,对不起,小组是大家的,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不适合,你的分享时间有些长了。
谢谢小莫与我们分享!对小欢的意见我们待会再讨论,下面,我们先听其他的组员的分享,好吗?
是的,这确实是这一段我们小组要注意的问题。不过小欢已经提出来了,小莫好像也已经意识到了,那我们继续往下进行吧。
第10题:
处理抗拒行为
处理组员的不满情绪
结束小组讨论
及时制止争议,并请小尹回应小李的质疑
第11题:
投以鼓励的眼光,等他获得通报后再请他发言
直接给他一个问题,询问他的意见,等他回答
关注他,若他正在倾听其他组员的对话,暂时不打扰他
鼓励其他组员积极发言,无论他们说什么都给予肯定
设计一个体验活动,请每位组员分享感受,小丁发言后及时给予鼓励
第12题:
和其他组员一起讨论小程的行为
在小组中讨论小组规范
工作者用自身示范的方式引导小程模仿
给小程布置家庭作业,帮助他形成沟通经验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在一次小组工作中,组员小丽正在分享:“我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不停地争吵,每次吵完了,妈妈就会伤心地哭个不停,我怎么都劝不住(小丽哭泣),我很难过,我不想看着妈妈那样哭,我真是个没用的孩子,我劝不了妈妈……(哭得泣不成声)”看到这一情景,组员阿珠递了一张纸巾给小丽,轻拍她的后背。此时社工适宜的做法是()
第18题:
社会工作者小柳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小组中,与组员分享了自己上大学的生活,及时向组员传递尊重、接纳与鼓励,并简明扼要复述组员发言中的主要观点和重要信息,使其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在此过程中,小柳采用的与组员沟通的技巧有()
第19题:
"各位,小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为什么你们总是不说话呢?"
"现在小组中有人一直不说话,我们可否花5分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讲话比较多的各位可否把机会让给说话少的人?"
"有些较少发言的组员可能有很好的想法,你们可否谈谈你的想法?"
"下面每个人用两分钟讲一讲你对刚才活动的感受."
第20题:
阻止阿珠的做法,继续询问小丽在这件事中的感受和想法
支持阿珠的做法,肯定小组的正向关怀和力量
转移焦点,邀请其他组员分享正向的经历
转移焦点,询问其他组员在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创伤经历
第21题:
阻止阿珠的做法,继续询问小丽在这件事中的感受和想法
支持阿珠的做法,肯定小组的正向关怀和力量
转移焦点,邀请其他组员分享正向的经历
转移焦点,询问其他组员在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创伤经历
第22题:
“小丽,小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为什么你总是不说话呢?”
“现在小组中有人一直不说话,我们可否花5分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小丽,我们一直期待你告诉我们你的想法,为什么你还是不说话呢?”
“有些较少发言的组员可能有很好的想法,小丽,可否谈谈你的想法?”
“下面做一个活动,请那些很少分享的组员准备好,我们会邀请各位分享。”
第23题:
“小丽,小组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为什么你总是不说话呢”?
“现在小组中有人一直不说话。我们可否花5分钟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小丽,我们一直期待你告诉我们你的想法,为什么你还是不说话呢”?
“有些较少发言的组员可能有很好的想法,小丽,可否谈谈你的想法,’?
“下面做一个活动,请那些很少分享的组员准备好,我们会邀请各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