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对囊虫病畜肉应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村民家中的一条耕牛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对这样的病畜肉和内脏如何处理是正确的

    A.去掉内脏,肉高温处理后食用

    B.去掉内脏,肉腌制后食用

    C.肉和内脏均经低温冷冻1周后食用

    D.内脏高温处理,肉可不经处理直接食用

    E.不准食用


    正确答案:E

  • 第2题:

    这是患何种疾病的病畜肉

    A.口蹄疫

    B.猪水泡病

    C.囊虫病

    D.旋毛虫病

    E.布氏杆菌病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以下可经无害化处理食用的肉

    A、炭疽病畜肉

    B、鼻疽病畜肉

    C、不明原因的病死畜肉

    D、口蹄疫病畜肉

    E、严重感染囊尾蚴的肉


    参考答案:D

  • 第4题:

    应该进行整体高温化制的病畜是

    A、瘟猪

    B、水疱病畜

    C、炭疽病畜

    D、囊虫病畜

    E、布氏杆菌病畜


    参考答案:C

  • 第5题:

    24个检样中有5个以上包囊的旋毛虫畜肉,应如何处理

    A.盐腌处理食用
    B.辐照处理食用
    C.高温处理食用
    D.冷冻处理食用
    E.销毁

    答案:E
    解析:

  • 第6题:

    条件可食肉是指

    A.不新鲜的畜肉
    B.受意外伤害死亡的畜肉
    C.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食用的病畜肉
    D.没有经过后熟的肉
    E.轻度腐败变质的畜肉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24个检样中有5个以上包囊的旋毛虫畜肉,应如何处理()

    • A、冷冻处理食用
    • B、高温处理食用
    • C、盐腌处理食用
    • D、辐照处理食用
    • E、销毁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对囊虫病畜肉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我国规定猪肉、牛肉在规定检验部位40cm2面积上,有3个或3个以下囊尾蚴,可以冷冻或盐腌处理后出厂;在40cm2面积上有4~5个虫体者,高温处理后可出厂;在40cm2有6~10个囊尾蚴者可工业用或销毁,不允许做食品加工的原料。羊肉在40cm2囊尾蚴小于8个者,不受限制出厂;9个以上虫体而肌肉无任何病变者,高温处理或冷冻处理出厂;若发现40cm2有9个以上囊尾蚴,肌肉又有病变时作工业用或销毁。

  • 第9题:

    判断题
    确检是口蹄疫时应迅速上报疫情,死畜焚烧或深埋,病畜和可疑病畜扑杀处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应该进行整体高温化制的病畜是()。
    A

    瘟猪

    B

    水疱病畜

    C

    炭疽病畜

    D

    囊虫病畜

    E

    布氏杆菌病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24个检样中有5个以上包囊的旋毛虫畜肉,应如何处理?(  )
    A

    冷冻处理食用

    B

    盐腌处理食用

    C

    高温处理食用

    D

    辐照处理食用

    E

    销毁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可经无害化处理食用的肉()
    A

    炭疽病畜肉

    B

    鼻疽病畜肉

    C

    不明原因的病死畜肉

    D

    口蹄疫病畜肉

    E

    严重感染囊尾蚴的肉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畜肉40cm2肌肉上囊尾坳少于3个应如何处理

    A.直接食用

    B.高温处理

    C.冷冻或盐腌处理

    D.工业用

    E.销毁


    正确答案:C
    我国规定猪肉、牛肉在规定检查部位40cm2面积上,有3个或3个以上囊尾蚴,可以冷冻或盐腌处理后出厂;有4~5个的,高温处理后可以出厂;6~10个的做工业用或销毁。

  • 第14题:

    畜肉40cm2肌肉上囊尾蚴少于3个应如何处理

    A.直接食用

    B.高温处理

    C.冷冻或盐腌处理

    D.工业用

    E.销毁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畜肉40cm2肌肉上囊尾蚴有4--5个应如何处理

    A.直接食用

    B.高温处理

    C.冷冻或盐腌处理

    D.工业用

    E.销毁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条件可食肉是指

    A、不新鲜的畜肉

    B、轻度腐败变质的畜肉

    C、受意外伤害死亡的畜肉

    D、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食用的病畜肉

    E、没有经过后熟的肉


    参考答案:D

  • 第17题:

    以下可经无害化处理食用的肉

    A.严重感染囊尾蚴的肉
    B.不明原因的病死畜肉
    C.炭疽病畜肉
    D.鼻疽病畜肉
    E.口蹄疫病畜肉

    答案:E
    解析:

  • 第18题:

    如何鉴别健康畜肉与病死、毒死畜肉?


    正确答案: 健康畜肉与病死、毒死畜肉主要通过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感官鉴别:
    (1)色泽。健畜肉肌肉鲜红,脂肪洁白(牛肉为黄色),并具有光泽。死畜肉肌肉暗红或带有血迹,脂肪呈桃红色。
    (2)组织状态。健畜肉肌肉坚实紧密,不易撕开,具弹性,用手指按压后可立即复原。死畜肉肌肉松软,肌纤维易撕开,弹性差。
    (3)血管状况。健畜肉全身血管中无凝结的血液,胸腹腔内无淤血,浆膜光亮。死畜肉全身血管中充满了凝结的血液,尤其是毛细血管中更为明显,胸腹腔呈暗红色,无光泽。

  • 第19题:

    条件可食肉是指()

    • A、不新鲜的畜肉
    • B、轻度腐败变质的畜肉
    • C、受意外伤害死亡的畜肉
    • D、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食用的病畜肉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屠宰后的畜肉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试分析畜肉僵直的形成原因及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简述影响尸僵期持续时间的因素;畜肉成熟的原因及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简述影响畜肉成熟的因素;畜肉自溶的表现及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简述影响畜肉自溶的主要因素;畜肉腐败的表现?


    正确答案: 僵直形成原因:由于肉中的糖原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为乳酸,使动物肉的pH值下降,肉中的蛋白质发生酸性凝固,造成肌肉组织的硬度增加,因而出现僵直状态。
    僵直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与保藏的关系:僵直期的动物肉的pH值较低,组织结构也较紧密,不利于微生物繁殖,因此从保藏角度来看,应尽量延长肉类的僵直期。
    影响尸僵期持续时间的因素:与动物的种类、肉温有密切关系。躯体较大的动物,如牛、猪、羊的尸僵期较长,而鸡、鱼、虾蟹的尸僵期较短。温度越低,尸僵持续的时间越长。
    畜肉成熟的原因:尸僵期的肉长期处于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发生酸性溶解,重新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同时,肌肉蛋白质在肌肉中组织酶的作用下产生部分分解,形成与风味有关的化合物如多肽、二肽、氨基酸、亚黄嘌呤等,使肉具有鲜美滋味。
    成熟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保藏性下降。
    影响成熟的因素:肉的成熟与外界温度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外界温度低时,成熟作用缓慢;温度升高,成熟过程就加快
    畜肉自溶的表现:肌肉松弛,缺乏弹性,无光泽,具有一定不良气味,肌肉表面色泽变暗,呈棕红色。此时的肉处于次新鲜状态,去除变色变味部分,经过高温处理尚可食用,但品质已大为降低。
    对畜肉耐储性的影响::处于自溶阶段的肉已丧失储藏性能,处于腐败前期。
    影响畜肉自溶的主要因素:环境温度高时,肉的自溶速度加快;当温度降至0℃时,可使自溶停止。
    畜肉腐败的表现:自溶过程产生的低分子物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条件,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微生物就大量繁殖。首先在肉表面大量生长,并沿着毛细血管逐渐深入到肌肉内部,继而引起深层腐败。表现为肉的表面出现液化状态,发黏,弹性丧失,产生异味,肉色变为绿色、棕色等,失去食用价值。

  • 第21题:

    单选题
    条件可食肉是指()
    A

    不新鲜的畜肉

    B

    轻度腐败变质的畜肉

    C

    受意外伤害死亡的畜肉

    D

    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食用的病畜肉

    E

    没有经过后熟的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对囊虫病畜肉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我国规定猪肉、牛肉在规定检验部位40cm2面积上,有3个或3个以下囊尾蚴,可以冷冻或盐腌处理后出厂;在40cm2面积上有4~5个虫体者,高温处理后可出厂;在40cm2有6~10个囊尾蚴者可工业用或销毁,不允许做食品加工的原料。羊肉在40cm2囊尾蚴小于8个者,不受限制出厂;9个以上虫体而肌肉无任何病变者,高温处理或冷冻处理出厂;若发现40cm2有9个以上囊尾蚴,肌肉又有病变时作工业用或销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畜肉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病畜肉处理:肉尸和内脏有显著病变时作工业用或销毁。有轻微病变的肉尸和内脏应在24小时内经高温处理后出厂,若超过24小时即需延长高温处理半小时,内脏改工业用或销毁;其血液作工业用或销毁,猪皮消毒后可利用,脂肪炼制后方可食用。
    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畜肉的处理
    1、囊虫病。病畜肉处理:我国规定猪肉、牛肉在规定检验部位40cm。有3个或3个以下囊尾蚴,可以冷冻或盐腌处理后出厂;上有4~5个虫体者,高温处理后可出厂;有6~10个囊尾蚴者可工业用或销毁,不允许做食品加工的原料。羊肉在40cm2囊尾蚴小于8个者,不受限制出厂;9个以上虫体而肌肉无任何病变者,高温处理或冷冻处理出厂;若发现40cm。有9个以上囊尾蚴,肌肉又有病变时作工业用或销毁。冷冻处理方法是使肌肉深部温度达一10~C,然后在一12"C放置10天,或达一12℃后在一13℃放置4天即可。盐腌要求肉块重量小于2.5kg,厚度应小于8cm,在浓食盐溶液中腌渍3周。为检查处理后畜肉中的囊尾蚴是否被杀死,可进行囊尾蚴活力检验,即取出囊尾蚴,在37℃加胆汁孵化1小时,未被杀死的囊尾蚴,其头节将从囊中伸出。
    2、旋毛虫病旋毛虫幼虫主要寄生在动物的膈肌、舌肌和心肌,形成包囊。病畜肉处理:取病畜横膈肌脚部的肌肉,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24个检样中有包囊或钙化囊5个以下者,肉尸高温处理后可食用;超过5个者应销毁或工业用,脂肪可炼食用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原因不明病死畜肉,如何处理?(  )
    A

    低温处理

    B

    高温处理

    C

    冷藏处理

    D

    冷冻处理

    E

    弃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