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保密范围的公文,应在产生的同时,由制文机关确定密级和保密范围,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和解密。
第1题:
第2题:
国家秘密的变更指的是()的变更。
第3题:
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决定单位是()。
第4题:
按照保密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国家秘密的变更包括()的变更。
第5题:
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确定解密的条件。
第6题: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
第7题:
机关、单位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拟定(),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
第8题:
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密级、保密期限、涉密内容
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涉密内容
第9题:
密级和知悉范围
密级和保密期限
密级
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第10题:
重要程度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解密的条件
第11题:
原确定密级的单位
原确定保密期限的单位
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单位
现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单位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列入保密范围的公文,应在产生的同时,由制文机关确定密级和保密范围,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和解密。
A对
B错
第14题: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第15题:
国家秘密的变更是指()的变更。
第16题:
机关、单位应当()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的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
第17题:
密级鉴定应当以()作为依据。
第18题: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第19题:
列入保密范围的公文,应在产生的同时,由制文机关确定密级和保密范围,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和解密。
第20题:
保密法实施条例
本机关、单位保密规章制度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第21题:
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密级、保密期限、涉密内容
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涉密内容
第22题:
重要程度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规定
解密条件
上级要求
第23题:
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密级、保密期限,涉密内容
保密期限、知悉范围
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涉密内容
第24题:
被鉴定材料泄露时适用的保密范围的规定、有关保密法规及有效的密级变更和解密证明
鉴定机关鉴定时适用的保密范围的规定、有关保密法规及有效的密级变更和解密证明
办案机关提交被鉴定材料时适用的保密范围的规定、有关保密法规及有效的密级变更和解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