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是()
第1题:
A、资源基础论
B、系统论
C、控制论
D、激励理论
E、认同理论
第2题: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 )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A.资源开发利用
B.环境保护
C.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D.生态环境保护
第3题:
第4题:
以下哪些是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第5题:
在全球环境一体化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共识。
第6题: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不仅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7题:
环境保护民主原则的主要理论依据有()
第8题: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9题:
“环境公共财产”论
“公共委托”论
“环境权”论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论
“零增长”论
第10题: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为环境保护优先论提供理论依据
为经济发展优先论提供理论依据
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第11题:
经济发展阶段论
生产力理论
资源禀赋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第12题: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损害担责原则
第13题: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A.对
B.错
第14题:
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目标是( )。
A.实现可持续发展
B.与环境(生态)相协调
C.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D.合理利用资源
第15题:
为推进生态市建设,宁波市决定组织创建一批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目的是()。
第16题: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以()为重点。
第17题:
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当与()相协调,兼顾各地区、各行业的需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18题:
新环保法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19题: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理论依据是()
第20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可以概括为下列哪一理论()
第21题:
“经济发展优先论”
“平衡发展论”
“环境保护优先论”
“协调发展论”
第22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
第23题:
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和改善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