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小然在面对矫正对象时,积极发掘他们的潜能,不将服务对外看做是有问题的一群人,不给他们“贴标签”,相信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发展的空间,这符合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中的()。
第1题:
( )下的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策略性的弱化服务对象的问题。
A.认知理论
B.标签理论
C.优势视角
D.行为主义理论
第2题:
老张和妻子原来都在某物业公司做保洁员,但是由于该公司管理不善倒闭,老张两口子都下岗了,俩人感觉非常苦闷,于是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小李的帮助。他们与小李沟通时反复强调他们年龄都大了,没有文凭也没有一技之长,感觉难以找到工作,非常失望和焦虑。小李便对他们说:“你们干活能吃苦,有工作经验,而且主动来寻求帮助,积极想办法重新就业,这些都是你们的宝贵财富啊。”小李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 )。
A.人本视角
B.能力视角
C.优势视角
D.问题视角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社工小刘面对矫正对象时,积极发掘他们的潜能,不将他们看做是有问题的一群人,不给他们“贴标签”,相信每位案主都有发展的空间。这符合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中的()。
第9题:
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经历,消除妨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政策障碍。这体现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
第10题:
劣势视角
优势视角
宏观视角
微观视角
第11题:
标签视角
问题视角
优势视角
社会-心理视角
第12题:
优势视角
标签理论
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第13题:
矫正社会工作者王欣在为矫正对象服务时,不将服务对象看做是有问题的一群人,而是相信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发展的空问。这符合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中的( )。
A.认知理论
B.优势视角
C.标签理论
D.“社会一心理”视角
第14题:
徐强从事矫正社会工作多年,这些年来,他发现很多矫正对象刚开始都比较抵触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于是他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技巧。在接受服务对象前,徐强都要自己阅读相关档案资料,在见面时不急于照本宣科地进行查问,而是根据服务对象当时的情境去关怀他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温暖,逐步打破心理防线,让服务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讲述自己的很多犯罪的经历。这说明,在个案管理运作中,社会工作者应注意( )。
A.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B.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C.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D.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社会工作者就是要发现和寻找、探索和利用优势与资源,协助工作对象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这是社会工作所持有的()。
第21题:
标签视角
问题视角
社会心理视角
优势视角
第22题:
认知理论
优势视角
行为主义理论
标签理论
第23题:
潜能视角
拉会因素视角
抗逆力视角
优势视角
历史文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