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它们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贫困、老龄化问题。
转型期:我国原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机构发生变化,不能圆满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显示出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庭。
更多“简述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散客旅游的定义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散客旅游又称自助或半自助旅游,它是由旅游者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形式。近年来散客旅游迅速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主要形式,这是因为:散客旅游比团队旅游灵活、伸缩性强、自由度大,而且明码标价,可由旅游者自由选择。散客旅游与团体旅游相比具有预订期短、规模小、批次多、变化大等特点。

  • 第2题:

    试论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答案:
    解析:
    (一)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传统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在文化价值方面,我国传统上崇尚儒家思想,同时又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相融合的生活文化。虽然传统的农业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但是人们主要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问题。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包括著名的“大同社会”思想、“九惠之教”,也有丰富的社会互助实践经验等,但是却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侵入以及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20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展社会服务,并在大学讲授社会工作课程,培养社会工作专门人才,自此,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1925年,燕京大学设立的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服务方面,一些上层人士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孤儿救助、贫民救济等活动。 另外,一些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也从事农村发展活动,其中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我国知识界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虽然因战争等原因,这些实践活动的效果有限,但它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三)1949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府的救灾济困、解决失业问题、改造妓女和流民、改革社会风俗等活动后来被看作是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 为了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加强社会管理,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制度”,并力图通过正式组织的力量来解决人们遇到的生活方面的问题。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大大小小的单位和社会组织,并通过国家干部、政策规定和行政程序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为他们解决某些生活上的困难,从而形成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在农村,除了对五保户的救助和救灾,政府没有其他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农民基本上靠家庭和村集体来解决困难。这样,如果说我国城市中的某些福利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工作性质的话,那么这种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

  • 第3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


    正确答案:⑴原因: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②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科学院,发出向科技进军的号召,制定12年科技远景规划;
    ③海外科技工作者回国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
    ⑤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对科技与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⑵成就:
    ①工程建设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1962年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1989年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②原子能技术方面: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正式运转,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93年大亚湾核电站启动运转;
    ③生物工程技术方面: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④航天技术方面: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81年一箭三星发射成功,1982年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1984年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⑤计算机技术方面:1983年银河Ι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1993年银河Π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 第4题:

    简述我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正确答案: 按投资主体的性质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还被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公众股。国家股和法人股被统称为国有股,一般不能上市流通转让,因此又被称为非流通股。社会公众股是指社会公众依法以其拥有的财产投入股份公司时形成的可上市流通的股票。这样,同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就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这被称为股权分置。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并逐步推进。

  • 第5题:

    我国水禽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早期生长快,生产周期段。(2)繁殖力强,商品率高。(3)生活力强,耐粗放饲养。(4)风味食品,独具特色。(5)羽绒价值高,销路好。(6)生产家禽食品——肥肝。

  • 第6题:

    简述国际服务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1)市场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
    (3)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奠定了服务业国际化基础。
    (4)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

  • 第7题:

    简述银团贷款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分散风险。
    (2)克服有限资金来源的制约。
    (3)扩大客户范围,带动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

  • 第8题:

    简述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从需求方面来看:
    (1)战后人口的迅速增加,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2)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5)战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普遍加快
    (6)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的兴趣
    从供给方面来看:
    (1)众多国家的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上所持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很多目的地在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上所做的努力和投入
    (3)便利而廉价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金融机构

    正确答案: 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正确答案: 我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种渐进式改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二是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雷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改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国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越来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第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正确答案: 按投资主体的性质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还被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公众股。国家股和法人股被统称为国有股,一般不能上市流通转让,因此又被称为非流通股。社会公众股是指社会公众依法以其拥有的财产投入股份公司时形成的可上市流通的股票。这样,同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就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这被称为股权分置。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并逐步推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服务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市场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
    (3)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奠定了服务业国际化基础。
    (4)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南部奴隶制的消灭和西部农业的发展。
    ②地理位臵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③充分利用欧洲移民和投资。
    ④政府鼓励科技发展。


  • 第14题:

    简述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正确答案: 我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种渐进式改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二是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雷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改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国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越来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第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 第15题:

    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金融机构


    正确答案: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 第16题: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得以迅速发展的基本原因。


    正确答案: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二)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三)社会改革及其影响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四)法律环境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五)全球化及其影响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影响。

  • 第17题:

    简述改革开放后幼教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依据“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办学;
    (2)制订了一系列的幼教法规和条例;
    (3)经济体制改革使私立幼儿园恢复;
    (4)“学前班”的办理有利于“由班到园”的过渡;
    (5)幼教讨论研究的深入和幼教实验的开展。

  • 第18题:

    简述国际服务市场形成与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国际服务市场形成:
    国际服务市场是市场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大陆的发现,使海运、铁路、金融、通讯等无形商品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空前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国际分工深化,生产国际化成为基本趋势。国际服务贸易也随着国际商品贸易迅速增长,日益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际服务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1)市场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
    (3)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奠定了服务业国际化基础。
    (4)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

  • 第19题:

    简述推动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现代旅游的内容
    从需求方面分析:人口迅速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供给方面分析:团体旅游和包价旅游的发展各国政府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 第20题:

    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前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①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即通过原先等级构架中的领导人组织市场取向的改革,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小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②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③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2)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现状:1.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2.服务贸易新领域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3.商业存在成为主要方式
    4.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原因:1.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2.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投资增长的带动
    3.信息化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推进
    4.跨国公司对世界服务贸易的推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它们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贫困、老龄化问题。
    转型期:我国原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机构发生变化,不能圆满解决这些问题,于是显示出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庭。
    解析: 暂无解析